“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全體大會召開 外賓積極評價共建“一帶一路”成果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潘曉琳 ):10月17日,“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全體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 “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理事長、新華通訊社社長傅華出席大會并于開幕式致辭。來自40多個國家的70多名前政要、智庫機構代表、知名學者媒體代表等參與了此次大會。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發言中表示:“我對‘一帶一路’的美好前景深信不疑。迄今為止‘一帶一路’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必將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錦上添花。”
多位外賓也分享了他們眼中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并給予了“積極的”“重要的”“取得巨大成功”等高度評價。他們也從綠色轉型、青年交流等不同領域出發,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新十年發展進行了展望。
改善人民生活 促成顯著發展
捷克前總理伊日·帕魯貝克認為,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重要的項目,“因為它提高了基礎設施的質量,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提高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而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卻無法開展類似項目來幫助發展中國家,“令人遺憾”。
非洲聯盟委員會前副主席伊拉斯塔斯·姆文查特別提及了“一帶一路”建設為非洲帶來的基礎設施發展。他評價稱:“從‘一帶一路’目前已經實施建設的項目數量,以及它在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國家和人民交流方面產生的影響來看,‘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伊拉克最大官方智庫“智慧宮”歷史研究院院長海德爾·塔米米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給伊拉克帶來了很大變化,在經濟、文化、公共衛生等諸多方面實現了伊拉克人民的美好期望。因此,他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對伊拉克來說非常重要”。
來自南美洲最大智庫熱圖利奧·瓦加斯基金會的法學院教授兼巴中研究中心主任高文勇同樣給予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積極評價。他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促進共建國發展,也在全球范圍內促進經濟發展。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僅需要資源,還需要掌握知識,因此“一帶一路”倡議也促進了人民之間的對話交流。
青年交流、綠色轉型 展望“一帶一路”新十年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中國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開展了數千個務實合作項目,收獲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果。而在未來的新十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又將如何發展?不同領域的外賓也談到了他們各自的期待。
中非民間商會國際交流部副主任、非洲青年駐華代表團團長約瑟夫·門杜表示,希望看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非盟《2063年議程》等區域議程進一步對接。同時,作為中非青年聯合會聯合創始人,門杜也十分關心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所能促進的中非青年交流。他說:“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在非洲引進技術,將技術知識傳授給非洲青年。我來這里也是為了看到更多年輕人的參與,在中國年輕人和非洲年輕人之間架起橋梁。”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代表杰里米·道格拉斯提到,在全球范圍內,對綠色轉型進行大量投資是必要的,許多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有助于促進綠色轉型。他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有雄心壯志,也具有建設大量基礎設施的能力,“可以成為推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催化劑和貢獻者,這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