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會”大作為 青海商會開拓基層治理促改革
中新網西寧10月16日電 (記者 孫睿)“作為全省首家街道商會,我們通過成立商會黨支部聯盟,探索新形勢下黨建與商會、企業融合發展、共建共融的黨建工作新途徑,大力推進街道商會特色‘品牌’建設。”西寧市文匯路街道商會會長陳志浩1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當日,由青海省政府新聞辦組織的青海省推動商會組織改革和發展專場新聞發布會在西寧舉行。
青海省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祁永紅介紹,商會組織是工商聯的基層組織,是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重要組織依托,已成為區域合作的重要橋梁、招商引資的重要渠道、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商會組織的作用日益重要,發揮政治引導、經濟服務、訴求反映、權益維護、誠信自律、參與社會治理等職能作用。
近年來,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和省委統戰部的領導下,守正創新,持續推動發展,青海省商會組織建設取得了新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商會組織共有95個,會員單位近萬家。
“經過近4年時間的不懈努力,青海省工商聯所屬37家商會實現了黨組織建設全覆蓋,19家商會會長、黨組織負責人做到了‘一肩挑’,全省商會黨組織建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實現商會黨建工作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質的根本轉變。”祁永紅說。
祁永紅表示,今年,青海省工商聯積極探索街道商會、經濟開發區園區商會、城市商圈商會建設,指導成立了西寧市水井巷商圈商會、西寧市力盟商圈商會、西寧市文匯路街道商會和西寧市生物園區商會組織,填補了青海省街道基層商會和商圈、園區新業態商會的空白,積極探索了商會改革發展的新路徑。
西寧市生物園區商會會長王雪說,西寧市生物園區商會成立以來,充分發揮人脈、資金等社會資源優勢,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在激活民資、招商引資、促進項目落地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還廣泛動員會員企業利用客戶關系、社會關系,各顯身手,形成了引進一群、帶動一片的“虹吸效應”。
祁永紅表示,“今后,在推進中國特色商會組織建設中,我們將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重心下移,向改革要動力,以服務謀發展,以創新商會組織建設模式為重點,全力打通商會建設‘最后一公里’,用青海商會建設的‘金名片’換民營企業家的‘金口碑’。”(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