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讓世界了解中醫藥,讓中藥走向世界
中新網寧德10月12日電 (記者 呂巧琴 葉茂)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作為首個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的西方發達國家,新西蘭從多個產業領域與中國展開合作。
“新西蘭與中國的關系是我們最重要和最廣泛的關系之一。”新西蘭駐廣州總領事柯瑞秋(Rachel Crump)12日在福建省寧德市對中新網記者說,新西蘭、中國建交以來,兩國在經貿、文化、教育、旅游和科技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柯瑞秋說,安發國際控股集團就是互利合作與交流的一個極好的例子。
從新西蘭“生根”、在中國“發芽”、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茁壯成長”的安發國際控股集團,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新西蘭兩國的科技、經濟和文化交流,以及兩國對食藥用真菌的研究和應用,于2022年4月7日獲得“中新貿易創新卓越獎”。
作為安發國際控股集團的創始人,閩籍僑領、新西蘭皇家科學院生物活性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高益槐與新西蘭第38任總理John Key,于2017年共同獲得“NZCTA(新中貿易協會)新中關系杰出貢獻‘特等榮譽獎’”。
“‘一帶一路’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蘊含著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贏的先進理念。”高益槐認為,中醫藥作為中國獨特的健康資源,與現代西方醫學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傳統醫學之間具有互補性。
“重點在融合。”高益槐解釋說,中醫是生命科學,而西醫是一種生物科學,兩者應該要配合,實現“中西醫合璧”、中醫現代化、中藥現代化。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Michael Levitt(邁克爾·萊維特)也認為,中醫藥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前景很好。他說,相信通過對于活性多糖的研究,可以發現更多藥物上的新方向;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醫藥中的藥物成分和藥效,為中國的傳統中醫藥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安發國際控股集團的健康產業已覆蓋泰國、緬甸、印尼、新加坡、韓國等在內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一帶一路’的實施就是合作共贏的實施,首先要有交流,包括傳統理論和傳統應用上的交流,更多的是現代科學上的交流,守正創新。”高益槐表示,要推動中醫藥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讓中醫中藥走出國門、中醫中藥和西方醫學融合,讓中醫藥服務世界人民健康。
一株草藥造福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穿越古今……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福建中醫藥大學校長李燦東說,中醫藥在健康中國和“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獨特的優勢。
李燦東認為,首先,中醫藥在促進全民健康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其次,中醫藥在藥材資源、藥物開發與藥物療效方面擁有獨特優勢,可以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提供更多選擇,“此外,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傳播也將促進文化交流、文明互鑒,增進各國人民友情。”
新西蘭梅西大學Riddet研究院院長、教授Paul Moughan(保羅·莫根)說,中醫藥有著巨大的潛力等待發掘,對中藥中的有效成分的研究以及對中醫機理的研究,將會為中醫與現代接軌作出貢獻。
“一帶一路”倡議給中醫藥國際化帶來了重要機遇。12日,國際活性多糖科學和現代中醫藥發展研討會在寧德市舉辦,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等在內的海內外知名院士、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推進活性多糖與現代中醫藥融合發展,促進國與國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參與推動中醫藥海外傳播是僑聯組織的重要責任。”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陳式海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有更多的優質項目、高端技術、先進理念、創新成果落地福建,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的競爭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