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社區盒子” 開啟居民生活新空間
中新網宜昌9月13日電(徐彬瀚 周寒飛)“自從家門口多了這些‘盒子’,我可以隨時去量血壓,了解自己身體情況。”家住湖北宜昌錦繡社區的唐長英13日對此舉贊不絕口。她口中的“盒子”,便是宜昌近年來探索補齊社區設施短板,打造的多功能便民服務空間。
宜昌是葛洲壩和三峽大壩工程所在地。近年來,隨著城市規模快速擴張、人口加速聚集,當地很多老舊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足的問題逐漸顯露。
2022年,宜昌市開始在城市各個角落布設“社區盒子”,用一個個溫馨的“小家”推進社區建設。
“社區盒子”是以裝配式建筑建造的多功能空間,相比傳統砌筑建造,“社區盒子”生產速度快、可移動,且同樣具備保溫、隔熱、防火、防潮等特點。很多老舊小區生活配套設施不完善、規劃建筑面積小,“社區盒子”只需要靈活組裝,就可以在其中搭建。
“我們小區建造時間比較早,公共區域少,過去很多年沒有開展過集體活動。”唐長英回憶,自從有了這些“盒子”,居民常在這里休息、聊天,鄰里之間的關系也融洽了不少。
“社區盒子”可以承載不同功能,滿足居民公共服務需求。據宜昌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一些周邊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小區,“社區盒子”可提供“幸福食堂”“共享驛站”等服務,設置飲水機、共享充電寶、應急藥物、自動售賣機等便民設施,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務。
憑借預制裝配化的構造特點,“社區盒子”可以輕松擴展、變形,為社區提供開放共享的生活空間。如今的“社區盒子”呈現出書刊閱讀室、學生自習室、老年活動室、社區會議室等多種應用形態。
“社區盒子”是宜昌市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的典型成果,目前該市已有206個“社區盒子”投入使用。據悉,宜昌市將進一步挖掘居民需求,增設更多的“社區盒子”,拓展便民功能,持續打造便民生活圈,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