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貿試驗區三周年:通關更智慧 通道更暢通
中新網合肥9月14日電(儲瑋瑋)九月的長江邊,秋風漸起。來到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稱“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的蕪湖港,堆場內集裝箱整齊擺放,智能控制中心里,卡扣、落鎖……只見工作人員操控著按鈕,不一會兒,便完成了場橋裝箱。
記者13日跟隨“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三周年”活動來到蕪湖港三期智慧碼頭,8臺場橋的作業,只需2名工作人員坐在辦公室操作即可。
蕪湖港位于長江下游、安徽省東南部,是長江中下游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也是安徽省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蕪湖港連續3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今年前8個月達94.5萬標箱、增長13.15%。
2020年12月,蕪湖港朱家橋新建集裝箱無人智能堆場正式啟用,成為長江內河上第一座也是安徽省首座新建無人智能化堆場。“可以減少人力資源投入67%,提高通行效率75%以上。”安徽港口集團蕪湖有限公司蕪湖港務公司總經理助理束順全介紹說,該堆場綜合采用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設備智能遠程控制、智能無人閘口等智慧服務功能。
2021年,蕪湖港與上海港合作創新實施“聯動接卸”“船邊直提”等通關新模式,實現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每個集裝箱運輸成本降低一半、約1000元,累計幫助企業節約成本超2000萬元。
聯動接卸、無感通關、保稅轉非保試點……談及自貿試驗區的貿易創新制度,安徽艾特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冰說:“不僅減少了物流成本,通關時間也縮短到1天。”
安徽艾特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保稅物流的企業,2023年上半年進出口金額約1.3億美元。保稅倉儲方面以進口咖啡生豆為主,鏈接國外的生豆供應商和國內的咖啡烘焙廠兩端客戶,實現采收季的備貨儲存和國內市場的完稅供貨。
張冰介紹說,在中國的食品市場,咖啡依然是熱門賽道。目前該公司累計入庫的咖啡生豆達12000噸,主要產地為巴西、埃塞俄比亞、哥倫比亞、危地馬拉等。今年蕪湖自貿試驗片區將引進咖啡行業的龍頭企業,擬在該區投入一萬平方米先進生豆保稅倉及展開周邊產品產業鏈。
蕪湖自貿試驗片區貿易便利化是安徽自貿試驗區發展的縮影。三年來,安徽省對外開放通道更加暢通:先后打造長江流域首個航運要素大市場,建設智慧口岸,探索內河港口數字化轉型;開通全省首條第五航權國際貨運航線、合肥國際貨運航線增至7條;開通安徽首條新能源汽車集裝箱出口直航航線;實施中歐班列進口貨物分段計稅運費機制改革,推動中歐班列放開對新能源整車鐵運限制。中歐班列(合肥)累計發行超過3500列,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億美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