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嘉賓“把脈”江西綠色經濟:發展優勢產業 加強國際合作
中新網江西廬山9月6日電 (記者 吳鵬泉)“江西要充分發揮生態環境良好的巨大優勢,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綠色引擎,著力發展新能源、鋰電、稀土、綠色食品等資源優勢產業。”中國非洲人民友好協會副會長、華堅輕工業城(埃塞俄比亞)公司董事長張華榮6日在江西廬山如是說。
當天下午,作為2023廬山全球商界精英大會專題活動之一,服務江西綠色經濟發展論壇——江西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第十一屆理事會屆中會在廬山舉行,不少與會中外嘉賓為江西綠色經濟發展“把脈”獻策。
作為中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江西綠色經濟發展基礎良好,前景廣闊。據統計,2022年,江西新能源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065.1億元,同比增長120.3%。
在北歐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瑞典)季展有看來,培育和發展綠色產業,不僅能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還能推動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江西積極探索可再生能源、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領域,要將自身綠色發展理念與先進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加速綠色經濟的發展。
“北歐在循環經濟、回收處理與再制造、新能源技術、可持續發展、實現碳中和等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從事環??萍级嗄甑募菊褂姓f,希望能與中國和江西的企業合作,將國際領先的技術、設備等引入中國和江西。
俄中“一帶一路”倡議發展研究會主席、俄羅斯圣彼得堡俄中商務園總裁陳志剛同樣認為,江西發展綠色經濟,要加強國際合作。江西在數字經濟、VR技術、智能制造等方面可在俄羅斯找到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加納北部省協調委員會主任伊薩哈庫·哈桑說,中國政府和人民已清楚表明,綠色經濟是提高民眾生活水平質量的可靠途徑。在農業交流中,江西省農業科學院在加納北部地區引進并推廣了兩個水稻品種,都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
江西省副省長夏文勇表示,希望江西省對外友協要主動服務融入國家外交大局,深化各領域友好交流和合作,努力構筑立體多元、便捷暢通的民間對外友好交往網絡;要積極服務江西開放發展,不斷提升江西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完善國際友城地方政府交流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健全理事作用發揮機制,培育新興民間外交主體,努力將江西省對外友協打造成更有影響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對外交往平臺。(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