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路云如何一體化發展?業界重慶探討“中國方案”
中新網重慶9月4日電 (梁欽卿)“智能網聯汽車需要產品架構、研發模式、測試方法、商業模式等全方位創新,亟需達成車路云一體化發展路徑共識,借此克服發展瓶頸。”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克強4日在重慶表示,要解決自動駕駛存在的商業化進展不及預期等問題,車路云一體化“中國方案”是解決產業化問題的關鍵。
當天,車路云融合創新發展50人論壇在重慶舉行,包括李克強、張平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十余位汽車產業專家學者齊聚山城,共同探討車路云融合創新發展的現狀及實現路徑。
什么是車路云?車路云一體化系統是通過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將人、車、路、云的物理空間、信息空間融合為一體,基于系統協同感知、決策與控制,實現智能網聯汽車交通系統安全、節能、舒適及高效運行的信息物理系統。
“當前,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向規模化示范新階段演進,中國正在加速探索車路云一體化發展路線與示范應用。”李克強介紹,車路云一體化發展就是通過建立智能網聯汽車信息物理系統架構,充分融合智能化與網聯化發展特征,以信息安全、高精動態地圖、云控、智能終端、計算這五大基礎平臺為載體,實現車路云一體化的智能網聯汽車系統。車路云一體化的核心優勢是通過分層解耦、跨域共用的技術特征,避免“煙囪式”建設,推動開放共享,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在演講中表示,交通系統的發展正從面向“人”的數字化信息系統轉變為面向“人工智能機器”的大規模智能機器群體協同系統。如果把時間拉長可以看到,從4G到5G再到6G的發展,實際上就是“人”—“機器”—“人工智能機器”的通信演進過程。當前車聯網技術屢屢出新,可車路協同仍面臨單車視野小、感知不準和反應“來不及”等難題。破解難題的關鍵,在于通信技術的支撐,要基于5G通信系統建立通信與計算的一體化機制實現智能組網,支持面向大連接的高可靠、低延時信息傳輸。
他提及,智慧交通發展趨勢是機遇和挑戰并存,隨著交通強國建設的穩步推進,我國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的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技術已取得顯著進展。“未來,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并將具備世界最大規模的智能交通專網基礎設施。”(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