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合作新動能:以數字經濟共繪絲路畫卷
中新社重慶9月4日電 (記者 劉相琳)2023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數字技術合作論壇4日在重慶舉行。來自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與會人士表示,從中國民眾品嘗“拉美味道”,到拉美企業分享“中國機遇”,再到中拉共建“數字絲綢之路”,隨著拉美地區加快數字化轉型,中拉在數字經濟合作方面正展現蓬勃生機。
目前,中國持續保持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2022年,中拉貿易額逼近5000億美元大關。在傳統貿易和投資往來持續展現強勁活力的同時,雙方不斷嘗試在數字經濟等領域開展合作。在2021年舉行的中拉論壇第三屆部長會議上,中拉雙方同意推動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在數字基建、通信設備、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領域開展合作,推動中拉產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
如今,中拉雙方在加強數字技術交流、共享數字經濟成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華為、中興等中國數字企業正助力阿根廷等國實現數字轉型;中國云技術正在為巴西等國企業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數據存儲服務;中國—哥倫比亞智網互聯實驗室利用數字化仿真技術助力布埃納文圖拉港口改造和新建;中國科研團隊為智利和厄瓜多爾的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提供數據支持。此外,烏拉圭牛肉、乳制品等優質農產品已借助中國電商平臺走進了千萬中國尋常民眾家中,中國浙江臨安白牛村的農村電商模式還為墨西哥1500余家小微企業送去了“致富經”。
巴西是拉美地區最大的數字經濟市場,早在25年前,華為就在巴西設置了該公司在拉美的第一家辦公室?!叭A為看好拉美地區數字化發展需求?!比A為技術有限公司拉美地區部專職董事陳兆宇說,拉美地區有近7億人口,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屬于相對發達的新興經濟體市場。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有著巨大的數字化轉型發展需求。華為將在拉美持續投入,支撐當地數字經濟發展。
中國政府拉美事務特別代表邱小琪表示,數字經濟是中國促進國際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數字技術合作已成為中拉整體合作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上述事例充分說明,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業態已成為各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支撐,也為包括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在內的“全球南方”國家搶抓機遇、共謀發展創造了有利契機。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阿根廷研究中心主任郭存海認為,拉美國家在大宗商品退出“超級周期”后,正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推動包容性增長與產業價值鏈優化。鑒于數字經濟在提振生產效率、降低供給成本、促進需求結構升級、提高創新能力等方面釋放的正向外溢效應,中拉雙方亟待抓住這一機遇,推動該產業部門的深度對接與融合,以滿足雙方現階段結構性改革的共同需求。未來十年,中拉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將為雙方釋放新的發展潛能開辟新空間。
在巴西電信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阿爾貝托·帕拉迪西看來,拉中雙方數字經濟合作不應僅局限于網絡創新、人工智能、工業4.0等方面合作,還應在下一代通信和數字技術領域開展合作,這對促進拉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拉美國家和中國都有豐富的資源、人才和專業知識,雙方可協同利用這些資源,開拓數字經濟市場,促進拉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