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優“綠色經濟” 江西南昌發展苗木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中新網南昌7月31日電(盧夢夢)31日一大早,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新民鄉嶠嶺村苗木基地里,村民葉建明正在修剪羅漢松。“這個季節苗木生長的速度比較快,是修剪造型的最佳時期。”葉建明是嶠嶺村的苗木種植大戶,年過六旬的他和苗木打了半輩子交道。
“20世紀70年代,我和家人一起從浙江移民到嶠嶺,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想著如何能在當地生存下來。”不久后,葉建明看中了嶠嶺村的生態優勢,開始種一些果苗售賣,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隨著果苗越種越多,水果產量過剩又成為擺在葉建明面前的一道難題。“我通過到處跑市場發現,城市里對于綠化苗木的需求在不斷增加,于是就開始學習新的種植技術,改種綠化苗。”葉建明介紹。
今年是葉建明種植綠化苗木的第26個年頭。“我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000畝,除了造型苗木,更多的是種植綠化苗。”葉建明說,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他聘請了10余名附近的村民在基地負責苗木的日常管護,并不定期為大家講解苗木種植技術,引導更多的村民投身苗木產業。
在嶠嶺村,和葉建明一樣,靠著苗木種植增收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數。近年來,村民們不斷打破常規、創新實踐,依托村內山地豐富的有利地形,靠著傳統的種植技術,將傳統苗木種植與現代藝術盆栽相結合,讓苗木基地變身成村民的“綠色銀行”。目前,嶠嶺村苗木產業年產值已達到1億元,并成功入選江西省第一批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
據嶠嶺村黨支部書記范愛花介紹,嶠嶺村創新“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土地入股、合作經營、吸納就業等方式將苗木產業與廣大農戶建立起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組織8家關聯經營主體形成了常態化聯農帶農機制。
“目前,全村苗木種植面積近1萬畝,每年僅土地入股租金就能給數百戶農戶帶來近百萬元收益。同時,穩定吸納從業就業勞動人口500余人,季節性帶動務工人員多達上千人,一般務工人員年收入近6萬元,最高的超10萬元。”范愛花介紹。
“新民鄉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森林覆蓋率高達76%。我們將因地制宜依托自然優勢,持續發展苗木特色產業,探索拓展農旅融合道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和諧共贏,做優‘綠色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新民鄉黨委委員、副鄉長熊斯表示。(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