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園區啟用,30兆瓦燃氣輪機從技術走向產業化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自主研制燃氣輪機是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幾十年來的一個夢想。我們堅持自主創新,成功完成了30兆瓦燃氣輪機的開發,同時完成了產業園區建設,具備了燃氣輪機裝配和整機試車的能力。”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朱俊強感慨道。
7月16日,在中科國晟燃氣輪機產業園建成發布會上,朱俊強的上述發言引起共鳴。當天,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應紅、中國工程院院士宮聲凱,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航發、中國船舶等單位的專家和企業代表出席了發布會。
中科國晟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國晟)是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產業公司。在中科國晟總經理肖波研究員看來,中科國晟燃氣輪機產業園的啟用,標志著他們已經具備了30兆瓦燃氣輪機設計研發、整機裝配、試驗試車、運維和技術服務全鏈條核心能力。
作為能源動力領域的重大技術裝備,燃氣輪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以連續流動的氣體為工質帶動葉輪高速旋轉,將燃料的能量轉變為有用功的旋轉式熱功轉換裝置。
作為中科國晟的主打產品,30兆瓦級燃氣輪機天然氣管道壓縮驅動型已穩定運行1600多小時。在發布現場,國家管網西部管道新疆孔雀河壓氣站、河南利源新能電廠燃氣輪機電站兩個試驗示范現場技術人員也“現身說法”,對上述燃氣輪機的可靠性表示肯定。
據了解,在中科國晟燃氣輪機產業園里,2萬多平方米的裝配分解廠房、聯合廠房等已建成投入使用,產能可達到每年20臺。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同仁們勇于面對難題、敢于啃硬骨頭,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為我國燃氣輪機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和活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大響對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在燃氣輪機研究領域的貢獻十分肯定。他同時提到了“科研院所+產業公司”的合作模式,“作為我國燃氣輪機行業新生力量,中科國晟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踏實奮斗,勇于創新,為燃氣輪機產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很了不起。”劉大響院士說。
此外,中科國晟承擔了燃氣輪機產業“鏈長”角色,牽頭成立了山東燃機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島燃氣輪機協同創新中心,聚集6家配套企業落地古鎮口,培養16家山東企業成為供應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