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改革創新“試驗田” 廣東自貿區與港澳合作獲突破進展
中新社廣州6月7日電 (記者 程景偉)今年是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廣東自貿試驗區)成立8周年。“在《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深化與香港在知識產權保護、風投創投等領域合作,現有港資企業近1萬家,注冊資本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錦俠7日說。
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當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作為廣東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在跨境金融、降低香港金融機構進入內地市場門檻、深港民生金融等方面實現突破。“前海自由貿易(FT)賬戶跨境收支超4362億元、其中與香港跨境收支占比83.7%。”王錦俠在發布會上稱。
廣東自貿試驗區自成立以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充分發揮了廣東自貿試驗區作為改革創新“試驗田”、高水平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平臺作用。目前,已累計形成696項制度創新成果。
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稱,成立8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與港澳合作取得突破進展,累計設立2.4萬家港澳資企業,實際利用港澳資473.77億元,以全省萬分之六的面積吸引了全省港澳資總額三成以上。
據介紹,廣東自貿試驗區緊緊圍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在金融、法律服務、旅游、建筑等服務業領域擴大開放,落地內地首家港澳資獨資和控股的銀行、證券、基金機構,實現粵港澳跨境支付、跨境理財通、跨境車險和醫療保險、跨境住房按揭等創新措施。
同時,廣東自貿試驗區設立了11家港澳資旅行社,14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建成內地首家澳資獨資醫療機構,備案55家香港工程建設咨詢企業和253名專業人士,超過1000名建筑、設計、旅游、醫療等澳門專業人士獲橫琴跨境執業資格,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孵化1442家創業團隊。
“廣東自貿試驗區在開展粵港澳合作方面,注重與港澳規則的銜接。”張勁松說,廣東自貿試驗區今年評選出新一批15個最佳制度創新案例,其中就有南沙自貿片區的港澳居民稅收優惠快享“規則轉換橋”案例,為港澳居民提供稅負和減免稅額測算服務,已有300多人次享受了該服務。
在橫琴,澳門居民持續融入當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符永革表示,目前合作區內生活就業的澳門居民達到6763人;現有澳門籍學生199人;就業登記的澳門居民達776人,同比增加54.3%;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參加內地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達到4172人次……
張勁松介紹稱,廣東自貿試驗區將以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重點方向,進一步擴大對港澳服務業領域開放,提升粵港澳要素自由流動水平,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便利港澳居民生活就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示范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