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紅谷灘區:數字賦能“鴻鵠之智” 開啟社區治理新局面
中新網南昌6月1日電 (熊錦陽)“以前小區里經常有外來人員隨意進出,存在安全隱患,現在小區建設了‘智慧平安小區’系統,人員進入都直接刷臉,感覺安全多了。”6月1日,記者來到南昌市紅谷灘區紅谷春天社區,社區居民張文斌談及數字賦能的新生活,心里十分溫暖。
張文斌口中的數字賦能,指的是江西南昌紅谷灘區打造的“鴻鵠之智”治理品牌。近年來,江西南昌紅谷灘區不斷提升“智治”效能,新打造了“鴻鵠之智”治理品牌,推動“智治”在社會治理改革創新領域先行先試。
在紅谷春天社區大門口,記者看到,現場雖然沒有任何保安值守,但是居民和車輛出入井然有序。“小區大門與樓棟口都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社區住戶只要刷臉就能進入,識別速度非常快,不會造成擁堵。”張文斌告訴記者。
“哪里的消防通道被占用、是否有電動車進入樓房、停在廣場上的車有沒有妨礙居民進出……這些問題都能在數字管理屏幕上顯示出來。一旦出現影響居民的行為,我們立馬就能前往現場協調,服務居民。”紅谷春天社區書記盧果說,通過智慧小區建設,可以做到“人過留影、車過留牌,卡過留痕”,實現“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走進紅谷灘區沙井街道衛東花園社區,整潔美觀的電動車智能停車棚坐落其中。“有了這個智慧停車棚,社區就不會再有‘蜘蛛網’式的電線啦,居民安全大大提高。”衛東花園社區居民萬紅梅正通過微信掃碼支付的方式給電動車充電。
2021年以來,一批批電動車智慧停車棚正式“上崗”,車棚采用“技防+物防”智能化管理方式,采取自助掃碼充電,高壓自動斷電等形式,有效治理了電動車亂停亂放、“飛線”充電等不良行為。記者了解到,智慧停車棚里還接入了AI預警探頭和電流電壓感知設備24小時監控,車輛充電起火等異常情況可以得到及時處理。
借助于智慧平安小區前端結構化探頭,紅谷灘區對40個小區電動車充電線進樓道、高空拋物、消防通道堵塞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監控到的信息將自動轉派相關部門處理。“以前我們經常會收到高空拋物的投訴,現在基本沒有了,全靠這些高清攝像頭的實時監控。”衛東花園社區物業工作人員說,隨著不文明行為的減少,社區居民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和諧。
此外,社區居民還可以通過“鴻鵠之智”平臺實現兒童走失、物品丟失等查詢服務,通過“紅谷通”智慧城市管理APP與平臺連線認證后,中心會迅速將相關監控錄像推送給居民,及時幫助居民解決問題。
據介紹,“鴻鵠之智”治理品牌在“智慧平安小區”“雪亮工程”等市民生產生活類應用平臺基礎上,還實現了指揮中心、綜治中心、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一體化運行,全區181個基層綜治中心聯動管理、千余名網格人員扁平調度,構建起了“一體化運行、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調處、一攬子化解”的工作體系,治理向實時化、動態化、精準化、智能化轉變。
“鴻鵠之智”還融合了“天網”“地網”“智慧平安小區”等各類治理資源數據,接入了9413個“雪亮工程”視頻監控、5.3萬余個社會資源監控探頭、100個建成“智慧平安小區”,匯聚綜治基礎數據125萬條。通過自動比對研判,實現了非小區常住人員、7人以上群租房、水電氣繳費異常、消防通道堵塞等情況的排查和預警。
得益于“鴻鵠之智”的運行,2021年至今,紅谷灘區每月矛盾糾紛排查數均在350件以上,月均辦結率達95%,居民在科技惠民中切實增強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