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黃兩市印發流域共保規劃 推動千島湖保護邁入新征程
中新網杭州6月1日電 (錢晨菲)6月1日,記者從杭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該局聯合黃山市生態環境局共同印發了《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下稱《規劃》)。據悉,這是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首個規劃,兩市將攜手共同保護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規劃》中明確杭州和黃山兩市按照“美麗、和諧、富庶”的目標,建立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同保護指標體系,目標到2035年,成為引領美麗河湖建設的樣板。
為加強千島湖保護工作,早在2019年1月杭州市生態環境局與黃山市生態環境局就簽訂了《打造杭州都市圈生態環保合作示范區戰略合作協議》,提出由雙方共同編制流域共保規劃的設想。2019年9月,千島湖配水工程通水。隨著千島湖定位功能從戰略水源地變為在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敏感性與壓力日益增加。根據新安江流域特點(安徽境內流域面積約占60%,因此千島湖水約60%來自上游安徽)和水環境保護一般規律,保護好千島湖必須加強上下游共同合作。
2019年以來,杭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黃山市生態環境局每年都共同簽訂生態環保合作要點,助推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建設,深化合作交流,共同保護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此次新出臺的《規劃》范圍為新安江全流域,面積11452.5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境內涉及黃山市屯溪區、徽州區、休寧縣、歙縣全境以及黃山區、黟縣、祁門縣和宣城市績溪縣部分地區,流域面積6736.8平方公里;浙江省境內涉及杭州市淳安縣全境、建德市部分地區,流域面積4715.7平方公里。
《規劃》中提到,杭州和黃山需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文化,建立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共同保護指標體系,包含18項具體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8項,預期性指標10項。到2025年,新安江全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穩定,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綠色發展成效顯現,一體化保護治理格局初步形成,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樣板區建設取得實效。到2035年,全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提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綠色發展達到領先水平,一體化保護治理機制更加完善,新安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杭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規劃》以流域內森林、河湖濕地等生態系統為主,提出上下游增強水源涵養、共護河湖健康等任務;統籌工業農業生活等污染治理,提出堅持系統觀念、共降污染負荷任務;從強化飲用水源地管理、提升風險管控水平等角度提出共筑河湖安瀾、共保用水安全任務;從共促流域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建長三角生態產品基地等角度提出共推綠色發展、共享生態紅利任務;從共建水生態監測體系、流域監控預警能力等角度提出深化協作機制、加強共保聯治等任務。(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