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我國強化鹽堿地治理改造 喚醒“沉睡”的耕地后備資源

      發布時間:2023-06-01 12:5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喚醒“沉睡”的耕地后備資源

        鹽堿地,貧瘠的代名詞,“十年九不收”是它曾經的標簽。

        鹽堿地,潛在的“新糧倉”,分布廣、面積大是它鮮明的特點。

        作為全球第三大鹽堿地分布國家,中國有15億畝鹽堿地,相當于現有耕地面積的近八成。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強化治理改造,推動鹽堿地面積總量減少、重度鹽堿地面積比例持續降低,綜合利用取得積極進展。5月17日,農業農村部作出新部署,明確要系統謀劃、整體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

        喚醒這一“沉睡”的耕地后備資源還面臨哪些難題?未來前景如何?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開發利用潛力大

        ——全球鹽堿地多利用1%,相當于世界糧食增產5000萬噸,能夠滿足1.2億人一年用糧需求

        在山東東營墾利街道五莊村,糧農胡長海正忙著麥收。聊起眼前這片地,胡長海很感慨:“過去,俺們這光禿禿的,滿是白毛堿,種啥都長不起來,那真是‘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糧’。”

        “東營地處黃河尾閭、渤海之濱,作為退海之地,土壤鹽漬化嚴重,全市約有鹽堿地341萬畝,占山東全省鹽堿地面積的38.2%,是規模和利用難度都比較大的三角洲型鹽堿地。”東營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糧食生產角度看,東營鹽堿耕地面積196萬畝,約占全市耕地面積的60%,“向鹽堿地要糧”一直是東營農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東營是一個縮影,“鹽堿地上種糧難”是世界性問題。據統計,鹽堿地遍布全球六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面積超過8.3億公頃。在這些地方,土壤鹽分和堿含量明顯高于正常值,作物很難生長,其中當土壤含鹽量超過6‰時,作物出苗率將低于50%,產量減少90%,幾乎沒有收成。

        “中國有15億畝鹽堿地,類型多樣,除了山東等沿海地區,東北松嫩平原、內蒙古河套地區、新疆地區也有大量鹽堿地。”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鹽堿地綜合利用服務中心研究員劉志鑫介紹,15億畝中約5億畝有開發利用潛力,如此大面積的土地資源,如能充分利用起來,將有效增加耕地、保障糧食安全。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中國實踐,在改良后的鹽堿地種植水稻,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6噸。如果全球鹽堿地能多利用1%,相當于世界糧食增產5000萬噸,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計算,能夠滿足1.2億人一年用糧需求。

        對于這樣的潛力,胡長海有著真切感受:“經過10多年努力,曾經的鹽堿灘正在變成‘米糧川’。去年麥子平均畝產超460公斤,創下鹽堿地小麥高產典型。照眼下形勢看,今年這茬收成差不了,俺希望以后還能再多收點。”

        加大改造提升力度

        ——把握水鹽運動規律,協調好水和鹽的關系,培肥土壤

        如何進一步發揮潛力,在鹽堿地上多打糧?加大改造提升力度是重要一環。

        專家表示,鹽堿地治理難度大,其重要原因就像農民常說的“堿是天生的,鹽是地長的,無法完完全全去掉”,應充分把握水鹽運動規律,協調好水和鹽的關系。

        “以前的治理模式就是簡單的‘灌水洗鹽’,雖說效果挺明顯,但1畝地得用180到200立方米的水,大量的淡水資源被浪費掉。而且隨著水分蒸發,深層鹽堿還會通過蒸騰作用產生次生鹽堿化。”劉志鑫說,“通過積極探索,我們開始采用管道節水降鹽、微咸水利用等新模式,用管道代替過去的渠道,小溝代替過去10米寬的深溝,3年可將鹽分從4‰至6‰穩定控制在3‰以下,節約淡水38%以上。”

        據介紹,山東有近900萬畝鹽堿地,根據鹽堿地現狀及特點,采取挖溝排鹽、種稻改鹽等方式進行鹽堿地改良。通過改良,全省鹽堿耕地可種植糧食360萬畝、棉花100萬畝、棗樹100萬畝、牧草10萬畝。

        在新疆,“吃鹽植物”正在成為鹽堿地改造提升的“利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田長彥介紹,新疆是中國鹽漬化土壤面積最大的分布區,鹽漬化對其農業影響巨大。“在調查和生產中我們發現,有些鹽漬化土地上雖無法生長常見的甜土植物或農作物,卻生長了不少‘吃鹽植物’,它們能把鹽從土里‘吃掉’、移走。我們從中篩選出一些具有飼料價值、經濟價值的進行試種,第一年土壤鹽分就降低了40%,第二年降低60%以上,第三年降低85%到90%,使鹽堿地成為能正常種植的土地。”田長彥說。

        除了控鹽,還得培肥土壤。作為世界三大蘇打鹽堿地集中分布區之一,吉林省西部地區近年引入多家科研院所及企業,采用有機硅、磷石膏、高分子緩釋肥、脫硫石膏等多種土壤改良劑,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我和鹽堿地打了7年交道,第一年在鹽堿地種水稻,由于缺少科技方法,每畝只收200多公斤。2017年,在專家指導下改良土壤,畝產達到了430多公斤,去年達到500公斤以上。”位于吉林西北部的大安市新平安鎮農民郭曉紅說。

        不僅“改土”,還育“新種”

        ——優質耐鹽堿作物品種的培育與推廣種植,將有效提升鹽堿地產能

        僅“改土”還不夠。關鍵得轉變育種觀念,由治理鹽堿地適應作物向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轉變。

        “優質耐鹽堿作物品種的培育與推廣種植,將有效提升鹽堿地產能,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意義重大。”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謝旗和他的團隊不久前首次發現作物主效耐堿基因AT1,并揭示了其作用機制,“在理論突破的基礎上,我們利用AT1基因對相關作物進行了耐鹽堿育種改良并開展大田實驗。其中在寧夏平羅鹽堿地,高粱籽粒增產20.1%,谷子增產19.5%;在吉林大安鹽堿地,水稻增產22.4%至27.8%。”

        隨著理念的變化,各地區各部門加快行動,越來越多耐鹽堿植物新品種在鹽堿地上誕生。在河北南皮,“小偃60”品種1畝能產550公斤左右小麥;在東營,“鹽黃香粳”畝產505.1公斤,外觀品質和加工品質達到優質米一級標準;在寧夏,科研人員在河套平原鹽堿地上選育了枸杞、玉米、水稻、葡萄等多個耐鹽堿新品種,產量實現大幅提升。

        日前,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該創新中心由中國農科院等單位聯合國內18家鹽堿地科研院校企業等優勢單位共建,聚焦鹽堿地生物育種、鹽堿地產能提升和鹽堿地生態化利用三大關鍵領域,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培育耐中度鹽堿的糧油、飼草、特種經濟作物新品種(系)80個以上,耐鹽堿作物新品種推廣面積達到3000萬畝,帶動1300萬畝鹽堿耕地質量普遍提升1-2個等級,單位面積綜合產能提高25%以上。

        “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就是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由改地適種變為改種適地。預計經過一段時間發展,能推動1億多畝鹽堿地得到利用,供應更多糧油和食物。”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梅旭榮說。

        農業農村部表示,接下來,將發揮農業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根據鹽堿地普查結果分區域分類型開展改造提升,加強適宜鹽堿地作物品種開發推廣,推進農機農藝配套和加工技術裝備研發,以綜合性措施推動這一戰略問題破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 邱海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校花小冉黑人系列小说|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激情综合网五月激情|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永久一| 亚1州区2区三区4区产品| 鲁啊鲁啊鲁在线视频播放| 天堂а√在线官网|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免费麻豆网站91麻豆| 久久不射电影院| 欧美乱妇高清视频免欢看关| 国产三级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ts人妖在线观看|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亚洲欧美|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岳| 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视频国产| 国产黄在线观看免费观看不卡|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三浦惠理子在线播放| 春色www在线视频观看|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新婚熄与翁公试婚小说|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 波多野结衣家庭教师奇优|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网| 特级毛片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