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發布工作方案: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到2025年基本形成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官方最新發布加快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基本形成,成為世界科學前沿和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策源地、全球創新要素匯聚地。
該工作方案由科學技術部、北京市政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移民管理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制定,其發展目標的具體內容如下:
——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要成效。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全面強化。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躋身全球前列。由戰略科學家領軍的創新團隊在若干重要科學命題和科學發現上實現重大突破。由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有效解決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初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發經費比重達17%左右。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數量達到260人左右。
——全球主要創新高地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打開嶄新局面,三城一區融合發展提升創新能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數量位居世界城市前列。高精尖產業不斷壯大,高成長、高潛力的未來產業加速培育,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基本建成。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當年超過1.2萬億元,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7.5%左右,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8000億元,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總收入全國領先。
——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生態基本形成。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科技體制改革全面深化,制度型開放走在全國前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充滿活力。人才、技術、資本和數據等創新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國際化資源配置能力顯著增強,引領全球的科學聚落初步形成。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全方位加強,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多維度提升。
同時,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方案確定六項主要任務:一是建強建優戰略科技力量,有效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二是深化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三是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四是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五是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撐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六是深化開放交流合作,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生態。
其中,深化開放交流合作方面,還提出要高水平辦好中關村論壇。圍繞科學、技術、產品、市場交易等全鏈條創新,強化中關村論壇會議、交易、展覽、發布、大賽等功能,打造面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平臺。以中關村論壇為引領,支持在北京舉辦高規格國際科學會議、前沿領域全球性高端峰會,活躍國際學術交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