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海外民宿主“云”聚浙江桐廬 述運營經驗促民宿新發展
中新網杭州5月10日電 (王題題)隨著民宿經濟快速發展,產品同質化、文旅融合難等諸多問題日益凸顯,如何破題?5月10日,在浙江桐廬召開的第四屆中國(桐廬)國際民宿發展論壇上,來自美國的云南大理喜林苑民宿創始人布萊恩·林登(Brian Linden)以及日本誠農社創始人藤田誠二等多位海外民宿主代表分享民宿運營經驗,并為民宿產業和文旅新發展建言獻策。
活動期間,主辦方將組織品牌民宿業主、投資機構、行業協會、民宿運營者等前往桐廬鄉村考察,聘任桐廬縣民宿經濟發展顧問,邀請海外民宿主分享民宿運營的經驗和故事,舉辦桐廬民宿(農家樂)產業招商大會和發布桐廬民宿產業政策(2023年至2025年)等,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共同為民宿產業和文旅發展增添動能。
作為此次活動的重頭戲之一,主辦方邀請的海外民宿主在民宿的運營和發展上取得的成效頗豐,對如何推動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話語權。
比如林登。2004年,他賣掉房子,帶著妻子和孩子到云南大理蒼山洱海間的喜洲鎮。在這里,他們將當地一處歷史遺址——已故著名商人楊品相的宅院精心修繕,使其變成集精品酒店和文化中心為一體的喜林苑。
如今,喜林苑已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橋梁,滿足了不少想要體驗中國鄉村文化的游客的需求。它還像一塊文化和經濟磁石,提升了整個古鎮的知名度,也把其所在的村莊變成了中國鄉村振興計劃的成功典范。此外,林登還曾因為對云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獲云南省外國專家“彩云獎”。
又如藤田誠二,他在日本埼玉縣加須市經營一家從事農泊民宿業務的誠農社,旨在通過農業讓當地變得更有活力。誠農社包含農業種植、餐飲、農泊民宿等多種業務,打造了“農業+休假”的案例和“工作+休假”的農業版本,成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此次活動上,林登、藤田誠二等海外民宿主分別分享喜林苑及城農社的創立故事及運營經驗,并就文旅市場復蘇背景下,民宿如何避免“千宿一面”等產品同質化問題出現,實現民宿產業多元化、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在林登看來,現在的市場越來越理性,游客訴求也越來越多元,民宿服務應該順應這種多元的變化,除了提供晚上的吃、住、行服務外,還要開發挖掘在地文化的內容,整合資源成為旅行的產品,這樣才能為客人提供獨特旅行的體驗,同時也能增加當地人的收入。
藤田誠二以其經營的HANARA農泊民宿為例分析說,這里“什么都沒有”或許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周邊空無一物,客人可以慢慢地、安靜地感受時間的流淌,這是在該民宿住宿的最大魅力。
民宿產業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經驗分享,也需要專家的深入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浙江省咨詢委鄉村振興部部長、省政協原秘書長陳榮高,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庫專家、原杭州市旅委主任李虹,農業農村部創意農業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賴齊賢等被聘任為桐廬縣民宿經濟發展顧問,賦能桐廬民宿經濟新發展。
據悉,第四屆中國(桐廬)國際民宿發展論壇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杭州市人民政府指導,桐廬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新聞發展中心、桐廬縣農業農村局承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