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稅務總局:預計全年為經營主體減輕稅費負擔超1.8萬億元
中新社北京4月6日電 (記者 趙建華)年初以來,中國先后兩批發布延續和優化實施稅費優惠政策。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加上繼續實施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預計全年可為經營主體減輕稅費負擔超1.8萬億元。
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王道樹表示,這些稅費優惠政策突出連續性、精準性和制度性。同時,對部分臨時性安排、已經達到預期效果的政策,到期后有序退出,既促進稅費政策體系的規范,又強化公平競爭的稅制基礎。
中國連續多年的減稅降費,向科技創新傾斜。國家稅務總局總會計師羅天舒在發布會上介紹,2018到2022年,支持科技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減免金額年均增幅達到28.8%,2022年減負規模達到1.3萬億元,有效激發了社會的創新發展動能。
創新資金投入增加,活力增強,發展勢頭更好。2018-2022年,企業研發費用的投入年均增長25.1%。羅天舒說,五年間,高技術產業涉稅經營主體的數量年均增長9.1%;高技術產業的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6.1%,比全行業的平均增速高出5.5個百分點。
大規模減稅降費,制造業受益頗多。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蔡自力在發布會上介紹,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制造業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3.5萬億元,是減稅降費規模最大的行業。減稅降費政策顯著降低了企業經營的稅費負擔。國家稅務總局監測的全國重點稅源企業數據顯示,2022年制造業企業稅費負擔較2017年累計下降23.3%,是稅費負擔降幅最大的行業。
在稅費等系列支持政策的共同作用下,2018-2022年,制造業企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9.4%;制造業采購智能、研發和節能設備金額年均增長13.5%。2022年,全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7.7%,比2020年提高1.4個百分點。
除了企業,大規模減稅降費也讓老百姓直接受益。王道樹介紹,2018年以來實施的個人所得稅改革,減稅效應明顯,工薪階層普遍受益,特別是新增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大病醫療、贍養老人以及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等7項專項附加扣除,有針對性釋放了減稅紅利。今年個稅匯算首月最新數據顯示,專項附加扣除減稅已經達到1500多億元。其中,“上有老、下有小”這部分群體實現減稅近1100億元。
此外,為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中國延續實施個人購買首套及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契稅的減免政策,實施公租房建設和運營的相關稅收支持政策。王道樹說,這兩項政策2022年減稅超過2000億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