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逐步推進個體工商戶登記檔案電子化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起草了《北京市貫徹落實〈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扶持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此次公開征集意見時間為2023年3月28日至4月27日。
《實施意見》共計26條具體舉措。其中,從優化個體工商戶營商環境等方面,提出了放寬經營場所登記限制、鼓勵發展個體經濟新業態、貫徹實施“六稅兩費”減免政策、發揮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帶動作用等22條具體工作舉措,并明確了各區政府、各相關部門的責任分工。另外4條舉措集中在制度保障方面。
關注1
自有住宅從事民俗旅游可辦理營業執照
在優化個體工商戶營商環境方面,《實施意見》提出4條措施。一是放寬經營場所登記限制。支持有條件的綜合有形市場搭載生活性服務業個體工商戶;農戶和返鄉人員利用自有和閑置住宅從事民俗旅游、農業觀光等業態的,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由村委會出具經營場所證明,辦理營業執照。
二是提升登記便利化水平。支持試點依托屬地街道、鄉(鎮)綜合政務服務中心,為有需求的個體工商戶提供綜合辦理服務;逐步推進個體工商戶登記檔案電子化,完善個體工商戶跨區域遷移手續。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變更經營者或轉型升級為企業組織形式的,可以直接向市場主體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三是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確保個體工商戶依法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對于個體工商戶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或者初次違反相關規定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以批評教育為主。
最后,完善個體工商戶退出機制。對于因自然災害等造成經營困難的個體工商戶,可以自主決定在一定時期內歇業;各有關部門應當簡化歇業期間的備案、稅收、社保辦理手續,幫助個體工商戶降低維持成本。
關注2
探索分型分類培育、有針對性地幫扶
在拓展個體工商戶發展空間方面,鼓勵個體工商戶發展新經濟業態,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平臺經營者為個體工商戶提供網絡經營場所開辦個體網店;鼓勵從事互聯網直播服務等新業態的自然人以個體工商戶形式入駐集群注冊平臺。
《實施意見》提出了多項幫扶措施,探索對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培育,逐步建立“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個體工商戶劃分標準和“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名錄庫,根據個體工商戶的行業類型等,實行差異化、有針對性的幫扶政策。
落實政策和資金扶持,支持由政府投資或社會共建的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為退役軍人、殘疾人、應屆畢業大學生等重點群體設立專區或者單獨建園,組織相關力量提供政策等咨詢指導,鼓勵從事個體經營。同時,依托“e窗通”等平臺,為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提供更及時精準的政策服務;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
關注3
按50%稅額減“六稅兩費”
在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方面,個體工商戶在國家政策規定的有效期內可按50%的稅額幅度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稅兩費”。
實施重點群體稅收減免及財政補貼政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持《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按一定限額扣減當年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用人單位招用符合條件的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及招用符合條件的登記失業人員,可享受每人一次性擴崗補助。
按規定實施“五險一金”緩繳政策,降低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成本。將個體工商戶刻章費用納入市區財政預算。
關注4
因疫情延期還貸不納入失信記錄
對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而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體工商戶的延期還貸等失信行為,銀行等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可視實際情況采取不報送逾期還款記錄、已經報送的予以調整、依調整后的還款安排報送信用記錄等措施給予征信權益保障。積極協助個體工商戶開展信用修復工作,因疫情等客觀因素影響而導致相關失信行為的,原則上不列入失信記錄。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