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海絲文化歷史街區保護性開發——五里古街迸發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3-03-25 16:0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海絲文化歷史街區保護性開發——

        五里古街迸發新活力(深觀察)

        紅磚深巷,游人如織,數百棟百年前的騎樓建筑重新矗立在街區兩側,由老宅改造而成的武術館、藝術館通透開闊,餐廳、文創基地、口袋公園點綴其間……行走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五里街,腳踩石板路,在街口小店吃一碗米粿,在木質騎樓間踱步賞景,再淺酌一杯佛手清茶,已經成為不少當地人的生活日常,也成為游客的“心頭之好”。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水陸交匯的重要節點,五里街曾以“無永不開市”名揚海內外,承載著眾多華僑華人的鄉愁記憶。眼下,這條古街歷時4年多的保護修繕后,整體業態和功能布局得到了更為合理的規劃,海絲文化資源進一步挖掘,正以全新面貌登上世界舞臺。

        守舊護形,保持風味

        從永春縣城乘車一路向西北進發,約2.5公里后,有一條古色古香的古街映入眼簾。據當地人介紹,因其長度在早年間為五華里,所以稱之為“五里街”。又因位于桃溪岸邊,擁有直通桃溪、連接晉江、可直航入海的許港碼頭,貨物往來頻繁,五里街是海上絲綢之路水陸交匯的重要節點、溝通福建腹地和沿海地帶的重要交通樞紐。

        從宋朝至清末年間,五里街是當時永安、德化、大田、安溪、永春一帶的貨物集散地,也是永春華僑走向世界的起點。據史料記載,明德宣五年(1430年),已有永春人旅居南洋群島,在東南亞一帶經商人數眾多,目前旅居海外的華僑、華裔以及港澳臺同胞達130萬人,足跡遍布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今仍有“無永不開市”之說。

        源遠流長的歷史滋養著五里街。這里至今保留著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有八二三西路、海客巷、八二三西橫路、新亭路、十三碣(階)等商貿遺跡;有蘆柑、紙織畫、榜舍龜、蒲式篾香等傳統名產;有鼓隊舞、肖影、裝閣、弄獅、布袋木偶等特色民間文藝;還走出過創立永春白鶴拳的方七娘、澳大利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邱維廉等歷史文化名人。

        如今的五里街,長約590米,兩側現有南洋騎樓風格店鋪249間,集中國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村、福建省歷史文化街區于一身。

        “你看,這片空地原先是一處清代商鋪舊址,可惜破敗成廢墟,無法修復,于是改造成為一小塊口袋公園。”指著200平方米見方的院落,五里街鎮原黨委書記林玉品忍不住嘆息。林玉品的話語,映射幾年前五里古街的狀況——因交通方式發生變遷,導致人員外遷、年久失修,百年木質騎樓保護情況不容樂觀。

        自2018年起,永春縣開始推進五里古街的修復改造,由點及面,修舊如舊。縣鎮兩級政府通力合作,選擇了其中11間店面進行修繕試驗。“在修繕過程中,我們總結了‘整體修復、保證風貌、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限度保持原有的歷史風味。”林玉品介紹。

        一座鵝卵石堆砌而成的船形高臺,矗立在五里街的中段位置,走近端詳,其上由玻璃籠罩,一段亂石鋪成的街面就這樣被“嚴密保護”。“這是我們在修繕過程中發現的一段宋代官道原址,其中的車轍印記依然清晰可見。”林玉品說。

        活化利用,藝術賦能

        “手抬高點,兩眼平視,掌心朝前,練拳要持之以恒,容不得半點偷懶。”雞鳴三遍,晨露依稀,五里街深處,翁公祠武術館館長潘瓊琪早早地來到館里教授徒弟永春白鶴拳。作為這座傳承近百年的武術館負責人,潘瓊琪打小就跟隨父輩練拳。“早在2008年,永春白鶴拳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華武術文化的瑰寶。”潘瓊琪說。

        一座面積不大的四合院,始建于清代,是潘瓊琪日常教學練拳之地,如今有了新的功能——去年入駐街區的“沉浸式體驗館”推出了“古街劇本殺”的新玩法,游客扮演百年前的客商,在整個街區范圍內完成若干任務,武術館便成為“拜師學藝”的重要一環。“旅游和文化實現聯動,既活化利用也增長了人氣。”潘瓊琪笑著說。

        在五里街,當地部門對原先具有閩南元素的商鋪加以保留完善,凸顯“一戶一品”的特色,同時,積極召回“走出古街”的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倡導相關非遺傳承人入駐古街,開設實體體驗館、展覽館,豐富老街業態。

        “紙織畫講究‘隔簾觀月,霧里看花,紗前看人’的朦朧美。”街區末端,81歲的林志恩正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忙著給小學生講解。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紙織畫代表性傳承人,林志恩是最早一批入駐古街的手藝人。眼下,林志恩的規劃長遠:“將來再開一間紙織畫博物館,全面展現這項手藝活的發展傳承。”

        在五里街,整修過的騎樓門店古韻依然,一間間緊緊相連,在街道兩邊向遠處延伸。游客可以在1922年的老照相館中喝一杯清茶,可以在清代民宅中品味楹聯之趣。“我們將努力把古街項目建成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復興典范。”林玉品說。

        搭建平臺,保留鄉愁

        “古街如何實現串點成線,讓游人有更好的觀賞體驗?”“如何把VR等現代技術與古街歷史感相結合?”“如何讓海內外永春人參與到古街宣傳中?”

        五里街的一間屋內,一場別開生面的茶話會正在舉行,參加者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但討論的話題卻“直擊古街靈魂”。五里街文青團隊,正是這群年輕人的自我稱謂。

        “加入這個團隊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五里街人,看著五里街在做著一些改變,感覺很棒,也想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做些什么。”五里街文青團隊成員黃金妹說。

        2018年起,在永春縣團委的組織下,10多名本土青年組成了五里街文青團隊,利用自己所學服務家鄉,一起助力古街活化。如今,他們共舉辦了24期五里街故事會、4場文藝晚會、3場主題展出、3期古街新生茶話會等活動。“這些活動促進了青年交流,也幫助家鄉招賢引才。”五里街文青團隊發起人顏媛媛說。

        除了本土力量,永春縣還引來華僑城文化集團入駐五里街參與開發。“我們圍繞‘文化創造美好生活’這個主旨對五里街進行改造升級,未來這里將躍變為集特色文化體驗、精致美食、精品零售、休閑娛樂等于一體的情景式歷史文化創意街區,打造可觸摸、可品嘗、可感知、可參與的文化品牌。”運營團隊負責人戴兆建說。

        今年春節期間,首屆永春海絲中國年·歡樂嘉年華活動在五里街開展,藤牌武術、高甲戲、木偶戲等各項非遺項目輪番上演,為上萬名游客奉上文旅大餐,這讓林玉品、戴兆建都激動不已:“這標志著老街區有了新傳承,未來的五里街將會有更多傳統和新潮的多元融合。”(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本在线视频| 尤物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 亚洲综合色在线|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经典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激情з∠视频一区二区| 一区三区三区不卡| 日韩在线看片中文字幕不卡|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草莓视频色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电影院| 一本之道无吗一二三区| 日韩国产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女人的一级毛片视频| 中文字幕天堂网| 欧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色黄网站成年女人色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baby直播看片下载| 把胡萝卜立着自己坐上去|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狠狠综合欧美综合欧美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这里有|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亚洲精品一二区| 在线视频日韩欧美|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波多野结衣1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成人免费看黄20分钟| 久久我们这里只有精品国产4| 欧美挠脚心tickling免费|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色婷婷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