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話融合)臺籍律師林敏睿大陸執業 愿做兩岸交流橋梁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題:臺籍律師林敏睿大陸執業 愿做兩岸交流橋梁
作者 陳建新
林敏睿到現在還記得,2011年他在臺灣接受律師培訓,當老師接連問出有誰想到大陸執業、開始收集相關信息和已有具體規劃等問題時,他是為數不多到最后仍舊舉著手的學員之一。
出生于1984年的林敏睿,來自臺灣桃園,祖籍福建龍溪縣(現龍海區),現任海潤天睿律師事務所國際業務部副主任。
2011年,已取得臺灣律師職業資格的他,因看中大陸發展機遇,來到中國政法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并于次年通過大陸司法考試。2014年畢業后,林敏睿留在了北京。
“法律服務的依附性比較強,跟當地經濟發展情況高度相關。”憶起當年選擇,林敏睿告訴記者,彼時臺灣律師行業從業人數增長很快,然而受2008年金融危機等影響,經濟增長趨緩,青年律師的發展也受到很多限制。與此同時,大陸經濟正蓬勃發展,企業法律服務需求也在增加,給青年人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和空間。
入行之初,林敏睿從物業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等民事案件開始做起,一步步擴展到公司類、商業類、投資類法律事務,案件審理的層級也由鎮派出法庭逐級涵蓋至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法”)。隨著執業經驗愈發成熟,在臺灣鄉親口口相傳下,不少臺胞遇到法律問題也會主動聯系到他。
2019年4月,林敏睿經辦了一個涉臺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找到他之前,案件已被一審法院駁回全部訴訟請求。在分析問題癥結時,他發現,最高法的勞動爭議相關司法解釋,尚未隨著2018年出臺惠臺“31條措施”作出相應修正。
“這個問題牽涉到出臺的政策能否落地,影響范圍較大。”為反映問題,林敏睿通過相關渠道向全國政協提交了一份建議,希望臺胞在大陸就業的司法保護能享受與大陸居民同等待遇。該建議后被最高法采納,并體現在2020年底出臺的相關法律解釋中。“這個過程也讓我有機會認識到參政議政的渠道及方式。”他說。
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一直是兩岸業界關注的熱點之一。林敏睿表示,大陸A股市場股票發行制度從審批制調整為核準制,再通過試點后全面實行注冊制,上市制度“逐漸趨于開放、包容、可預測”。
據他觀察,隨著防疫政策調整后大陸經濟復蘇,加上A股市盈率較港股更具競爭力,赴美上市現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及政策風險,臺企在大陸上市的需求明顯增加。
為更好服務臺企臺商,林敏睿近年來受聘成為北京臺資企業協會等多家協會的法律顧問。工作之余,他也會跟即將來大陸讀書,或想了解司法考試的臺灣青年分享過往經驗。在疫情防控期間,他還錄制了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宣傳普及涉臺政策及相關業務服務,如臺胞申請設立個體戶新政策、銀聯卡被鎖定后如何解鎖等,吸引不少網友轉發點贊。
“現在各種科技創新速度很快,異業結合是省時省力的方法。”林敏睿說,后續如有適合推廣的新政策,他也會用類似方法進行宣傳,服務鄉親。
自大陸開放臺灣居民參加大陸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者可在大陸申請律師執業以來,越來越多臺籍律師選擇在大陸發展。談及未來,林敏睿表示,將結合自身專長和經驗,加強與兩岸律師、商會及專業人士等群體的溝通交流。“希望自己能夠發揮橋梁作用,推動兩岸法律領域人士的交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