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安居“金鑰匙” 常州筑巢吸引人才產業“雙向奔赴”
中新網南京3月23日電 題:“解鎖”安居“金鑰匙” 常州筑巢吸引人才產業“雙向奔赴”
中新網記者 唐娟 楊顏慈
筑巢引鳳棲,花香蝶自來。今年以來,新一輪人才招引的熱潮在全國各地涌動。坐落在長三角地區的江蘇常州,通過務實引才、柔性用才和服務留才等舉措,開啟了一場人才與產業的“雙向奔赴”。
人才資源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優勢是一個地區、一座城市最根本的優勢。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提出,要將常州打造成全國青年創新創業最向往城市,持續提升人氣、集聚人才、凝聚人心,大力推進人才公寓建設,持續打響“青春留常”人才服務品牌,讓人才“到常”即能“住常”,“住常”更能“留常”。
記者發現,相較于單向的“引才”,常州很早就關注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樂業和安居如何平衡,決定著人能否留下來,只有人才擁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才會心無旁騖地投入工作中。
常州市委“兩新”工委副書記、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處長潘曉揚告訴中新網記者,常州以人才公寓建設為“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大文章”,一批配套齊全、設施完善、特色鮮明、服務周到的人才公寓正成為“網紅爆款”。2023年底,常州將向廣大青年交付10萬套人才公寓。
“這項工作是自上而下的,但隨著三年人才公寓建設的推進,人才公寓運營自下而上形成了產業,不依靠政府投入,實現了自身良性發展。在常州已交付的人才公寓中,有一半是城市的閑置資產改造而成的,我們通過這項工作,不僅盤活了城市閑置資產,更打造了一批常州的‘城市會客廳’,讓人才來常州發展,就有‘回家’的感受。”潘曉揚說。
記者了解到,常州各個板塊均有人才公寓布局,比如,武進區不僅認領了2.2萬套人才公寓建設目標,還自加壓力沖刺2.5萬套,全域布局開發了滿足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人才公寓產品體系,覆蓋了擇業青年、藍領工人、白領人才、領軍人才、外籍人士等各層次人才安居需求,這些人才公寓特色鮮明、設施齊全、交通便捷,吸引了大批新就業人群入住,也涌現了不少標桿性項目。
南有“理想”、西有“烯望”、中有“金鳳凰”……人才公寓建設格局不斷鋪陳,單點“盆景”向連片“風景”輻射延展。
“理想之家”計劃打造常州市首個新能源主題人才公寓,規劃配置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社區充電服務、增值生態聯動等多個方面;2萬平方米超大公共空間可滿足入住人才的各類需求。
在湖塘人才公寓的共享空間內,創業青年杭飛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辦公。他告訴記者,一年前他來武進創業,選址科教城,看中的是這里高校集聚、高企集聚、高能級平臺集聚。“人才公寓里還會定期組織產業沙龍、經驗分享交流會,我和好幾位產業鏈上下游的朋友就是通過這些活動建立的聯系,今年已經拿了快500萬元的訂單了。”杭飛說。
在常州市新北區的漫柏未來社區,企業投入2億元改造國有公司資產利用效率不高項目,實現了企業增利、國企減負、政府稅收、社會效益、人才引育多贏,讓青年人住在里面有“比家里還方便”的體驗。
在常州武進,通過建設青年驛站,非常州戶籍全日制大專及以上畢業生來常擇業可享受7天至3個月免費入住,解決人才留常“第一站”。在當地,人才公寓“服務鏈”正不斷延伸,一系列精準化、場景化、立體化的增值服務,正以人才樂于參與的方式推進。
在常州昂首闊步邁向“兩個超萬億”目標的征途上,人才公寓以其不可比擬的優勢,成為集聚各類人才、匯聚新生力量的有力支撐。(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