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病企危機 “產”發展生機
□ 本報記者 王家梁
□ 本報實習生 胡特旗
□ 本報通訊員 汪怡瀟
僅剩26萬多元資金且債臺高筑的待破產企業,經破產清算轉破產和解,實際控制人出資清償了債權;樓盤長期爛尾處于破產邊緣的房地產開發公司,經府院聯動,引進投資人投資,有效清理債權債務并迅速開工脫困……
如何“破”病企危機,“產”發展生機?貴州法院立足破產審判工作職能,發揮法治引領、集中管轄、規范保障作用,努力推動府院聯動機制實質化運行,積極探索“線下”轉“線上”破產辦理新模式,努力優化破產審判工作,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良好的法治生態。2020年至今,全省法院共審結破產案件643件。
“優化破產審判工作,是貴州法院助力貴州闖新路的司法需求,是堅持服務大局、勇于創新的改革實踐。貴州法院必將加快創新探索,強化司法保障,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劉力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成立破產審判組織
專業化審理解糾紛
“原本以為公司申請破產了,錢就要不回來了,沒想到這么多錢還能拿回來,真是太出乎意料了。”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某商場業主張某說。
前些年,平壩區某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由于管理不善,經營陷入困境。2021年,該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其中僅經管理人確認的申報債權就有94筆,金額高達2300多萬元,另有大量業主、租戶申報債權,而該公司可供分配的資金僅有26萬多元。
為妥善化解矛盾,安順市中級人民法院清算與破產審判庭積極協調推動本案由破產清算轉破產和解。經過多次協商,實際控制人愿意為該公司出資用于清償債權,400余戶業主、租戶債權得以實現,眾多業主、租戶與該商業管理公司之間的糾紛得以化解。
“此案涉及面廣、人數眾多,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大量案件‘爆發式’起訴至法院,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我們采取集中管轄、專案專管的方式,由清算與破產審判庭直接受理此案。”安順市中院清算與破產審判庭庭長楊虹介紹說,清算與破產審判庭的成立,標志著法院建立更完善的破產企業識別機制,讓法院成為“生病企業”的“診治”醫院,通過運用破產重整或和解制度,盡快實現企業再生,對于沒有挽救希望的企業,快審快結,使其盡快退出市場,重新釋放生產要素。
安順企業破產轉和解案件的有效化解,只是貴州法院優化破產審判工作的一個縮影。
據悉,貴州法院近年來高度重視破產審判案件的集中管轄,在中級人民法院成立清算與破產審判組織,對破產案件進行專業化審理,充分分析危困企業經營和財產情況,對于不適合進入破產程序的,通過法律引導、組織和解等,及時化解矛盾。
采取府院聯動機制
幫助企業走出困境
在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的“云港廣場”房地產開發項目工地上,剛剛拿到工資的工人們準備開始新一輪施工。
“從瀕臨破產到企業重整再到重新開工,事情進展這么快,是我們沒有想到的,看到自己創立的企業重獲新生,誰能不激動呢?這一切,離不開政府及法院的幫助和支持。”正安浙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不久前,正安浙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還處于負債累累的破產邊緣。
去年,該公司受經濟下行壓力和市場因素影響,所開發“云港廣場”項目長時間停工停產,樓盤爛尾,拖欠118人近370萬元報酬,1615套房屋不能交付購房人,大量工程債務無法如期清償。
同年8月26日,經數百名債權人申請,正安縣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該公司破產重整一案。該公司因所開發項目“云港廣場”土地手續不齊、后續工程不能開發建設,必須通過外部投資“輸血”,續建至工程驗收交付才能實現自身“造血”。
為讓“云港廣場”項目恢復建設、快速化解矛盾、保證有效出清資產以及讓破產企業資產的價值實現最大化,法院與當地政府積極溝通協調,在以投資款作為共益債務的條件下,引進投資人投資1500萬元對債權債務進行了有效清理,項目也迅速開工。同時,借助府院聯動機制解決土地稅費“證繳分離”、工程竣工驗收等遺留問題,助力問題樓盤“脫困”。
“受理該案后,我們僅用42天就通過了重整計劃草案。”正安縣法院民事審判庭庭長鄭剛說,“我們通過采取府院聯動機制爭取政府職能部門支持,很快完成了諸多基礎性工作,幫助該公司盡早交樓并實現了購房人和債權人的利益最大化,這既化解了社會矛盾,又促進了企業的整合和生產再造。”
無獨有偶,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黨建引領,通過府院聯動機制,主動識別企業的救助價值,采用公開競爭方式為破產企業選任管理人,對意向投資人的投資方案進行評審及優化,通過庭外重組轉重整幫助百年老字號藥企從困境中重生,充分識別企業價值幫助“大數據交易”資質企業實現重整。
據了解,為優化營商環境、拯救困境企業,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作用,過去一年,貴州法院積極借助府院聯動機制,整合各個部門的資源優勢,通過建立必要的庭前階段引導、協調制度,為危困企業“診斷”、援助指導、投資招募、提供融資渠道等,推廣重整工作,幫助企業整合資源、盤活資產,進而走出困境。
建貴州智破云平臺
數據賦能高效監管
破產案件數量多、內容雜、參與主體多、推進慢……無數問題困擾著破產審判案件的法官,怎么辦?
這就需要破產審判法官做到心中有“數”。
為提高破產案件的審判質效,貴州省高院引入大數據和現代信息技術,研發上線全國首個省、市、縣三級統一的智能化破產辦案平臺——貴州智破云平臺,將傳統線下破產案件辦理流程節點搬到線上,為法院、管理人、債權人、金融機構等搭建起互聯互通的橋梁。
據貴州省高院民二庭副庭長雷苑介紹,在貴州智破云平臺上,法官可以通過預設十余類、百余項監管點,對管理人的辦案情況、資金使用情況在線履職監管、在線指導、在線考核,達到隨案高效監管的效果。管理人也可借此平臺與法官在線協同,包括在線反饋工作進展、在線會議、在線審查債權,提高工作效率。
“這一系列留痕操作為后續管理人考評提供了依據,讓管理人辦案考核數據實現量化提取,綜合考評工作將更加科學、透明。平臺上的管理人與法官的信息交互模塊,還可以實現法官和管理人相關事項協同辦理。”雷苑說。
一位做了十多年破產管理人的律師對這個平臺很滿意:“以前辦理破產案件要跑法院,法官特別忙,得約時間。現在我們可以直接通過管理人端在線遞交材料,實現信息實時交互,真正將案件辦理從線下搬到線上。”
值得一提的是,該平臺內含的銀行金融服務平臺還可為法官、管理人提供在線賬戶資金管理服務,為破產企業提供銀行融資等金融服務,為破產重整企業“輸血”。其中的債權人平臺更是可以直接幫助債權人進行網上債權申請申報,甚至進行線上債權人會議,有力保障了債權人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可以說,貴州智破云平臺的上線,有效破解了傳統審判模式中各方參與人之間信息不對稱、審理進程不透明、債權人會議召開難、債權申報方式單一等問題,引入多家金融機構合作,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債權人少跑腿,讓法官更高效,讓管理人更省心,讓破產審判各方在一張網內互聯互通,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靶向攻堅提速貴州破產審判。”雷苑介紹說。
據悉,下一步,貴州法院將繼續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作用,持續提升優化破產審判工作,更好保障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為貴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