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焦點訪談:文化之光 復興之路

      發布時間:2023-03-16 15:20: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重要部署,為做好新時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2023年全國兩會上,提升文化自信,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產業成為討論的焦點之一,代表委員們謀實干、共建言,為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2023年全國兩會上,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問題備受矚目。如何提升文化自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也同樣引發了各界代表委員們的熱議。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位于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何毓靈20余年來堅守在殷墟考古發掘第一線,致力于殷墟都城布局與手工業生產研究。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殷墟博物館車馬坑展廳參觀考察時,對于考古事業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令他格外激動。

        在殷墟遺址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考古工作要繼續重視和加強,繼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要通過文物發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以翔實的考古資料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歷史。古老中國的面貌,正是在一次次考古發掘中被描摹得越來越清晰。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中國的考古學實證了我們國家百萬年的人類史,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新時代我們要傳承好中華文明,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開創未來。”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十年來,我國文物“家底”愈加清晰:測量歷代長城總長度21196.18公里,摸清2155處石窟寺、3831處摩崖造像分布和保存狀況;建立26416處全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公布第一批1658通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十三五”期間完成6.2萬件/套國有館藏珍貴文物修復保護。

        李國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度重視,對文物工作高度重視,中央政治局先后兩次以考古工作為專題,舉行了集體學習,看得見多遠的歷史就能走到多遠的未來,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了來時的路。”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距離人民大會堂300多米遠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內,一場名為《盛世修典》的展覽匯集了1700余件中國歷代繪畫精品出版打樣稿檔案。自去年9月開展以來,該展覽已經吸引了約60萬觀眾,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如今,看文物、看展覽已經成了一種潮流。“博物館熱”的不斷升溫,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創新傳播吸引著人們重新認識中華文明的燦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博事業發展,2021年全國博物館總量是6183家,現在為了看一個展覽到一座城市,為了參觀一個博物館來一次長途旅行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參觀博物館已經成為大家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會時尚,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放眼新時代中華大地,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日益走進人民群眾心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賡續傳承中煥發出蓬勃的生機活力。平遙古城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25平方公里的城內,保存著300多處文物、近4000處傳統建筑,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極為不易。2022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調研時專程來到平遙古城,步行感受古城歷史點滴,登上城墻俯瞰全貌,他談到,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也屬于子孫萬代。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一年多來,平遙古城的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程穩步推進,今年年底完工后,古城水網、電網、通信網絡都將得到大幅改善,不僅徹底解決原有地下管網“跑冒滴漏”破壞古建筑的問題,也將全面實現雨污分流,從根本上改善古城人居環境。不少傳統古民居也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成為熱門旅游景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從敦煌研究院到大同云岡石窟,從福州三坊七巷到武夷山朱熹園,從承德避暑山莊到眉州三蘇祠,十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倡導下,“登得上城樓、望得見古塔、記得住鄉愁”的文化長卷在中華大地徐徐展開;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質量推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明確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為復興之路注入強大底氣和動力。

        發展,歸根結底是人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基層教育時指出,我們的教育要善于從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東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江西于都是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和長征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于都縣視察,專程參觀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并殷切囑托“要把紅色故事講下去,傳承紅色基因”。作為講解員的鐘敏,扎根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從事宣教工作已有23年。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目前中央紅軍長征紀念館招募、培養小紅星講解員140余人,完成講解3000余場。組建了由紅軍后代挑大梁的長征源宣講團,已開展義務宣講570場。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部署推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開創新局面,用革命文化升華全民族文化自信,一處處“紅色地標”都留下了總書記的足跡,跟隨總書記的腳步,我們也汲取著奮進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把優秀文藝作品送到群眾家門口,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離不開基層公共服務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文化事業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近年來,從頒布實施《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圖書館法》《博物館條例》等法律法規,到制定出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再到穩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保障更加有力,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實、豐富。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產業,也繼續成為我國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今年以來文旅市場快速升溫:影院座無虛席,景區人流如織,人們在博物館里觸摸歷史,在多彩非遺中體驗傳承,在書店圖書館里浸潤書香……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在繪就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新畫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69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青娱乐国产精品视频| 天堂网在线www|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热带雨电影无删减在线播放|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2021国产麻豆剧| 影音先锋男人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波多野结衣女教师| 又粗又紧又湿又爽的视频| 成年人在线看片|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成人一级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视频日韩视频| 午夜dj在线观看神马电影中文| 鬼作动漫1~6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日本免费a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丝袜美腿| 十七岁高清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真实女人一级毛片| 99riav视频国产在线看| 小莹与翁回乡下欢爱姿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漂亮人妻洗澡被公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好男人官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www亚洲成人| 放荡白丝袜麻麻|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和武警第一次做男男g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