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我和總書記面對面)
3月5日下午,習近平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希望江蘇繼續真抓實干、奮發進取,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實現良好開局,為全國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振奮人心,會議現場討論熱烈。記者采訪了會上發言的6位代表,代表們一致表示,一定牢記總書記囑托,立足自身崗位不懈奮斗,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我向總書記匯報了我們在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實現科技同產業無縫對接方面做的努力?!苯K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代表說,“總書記強調,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對此我感受深刻。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是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專業研究所數量從2014年的17家增加到72家,研發人員超1.2萬人。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梳理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在一些戰略性產業鏈上還存在哪些堵點和短板,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努力成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p>
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苯K省省長許昆林代表說,“江蘇省將認真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好蘇州實驗室,聚焦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積極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找準切入點、著力點,主動融入和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以‘一帶一路’建設統領高水平對外開放,努力把江蘇建設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更好促進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p>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單增海代表說:“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繼續加大科研創新力度,力爭到2025年實現主要主機產品完全國產化?!?/p>
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向總書記匯報了我們那里的喜人變化:我們種植了2萬多畝水稻,畝產1100斤,有效帶動了周邊農民增收致富。探索大田數字化種植模式,對農場實行數字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確保了穩產高產?!苯K省鎮江市鎮江新區永興農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巧代表是一名80后,2017年4月,身為土壤學碩士的她和農學博士的丈夫分別辭去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的工作,從城市回到農村。
“總書記強調,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這為我們新時代新農人更好地扎根‘三農’、服務‘三農’指明了方向。”魏巧代表表示,“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指示,把在科研院所掌握的知識帶到田間地頭,積極發展種養循環農業,改善農業生態系統,實行數字化管理,通過科技賦能,推動農業品牌建設和一二三產業聯動,提高農業的效益和農產品附加值,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鄉村振興、農業強國建設?!?/p>
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確保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我們統籌抓好太湖治理、大運河文化帶、長江大保護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守護好溫山軟水的生態本底、古鎮古村的秀美風貌,打造人人向往的詩意江南、夢里水鄉,現在環境更美、韻味更足、更宜居宜業了?!苯K省蘇州市市長吳慶文代表說,蘇州將繼續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總書記指出,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我們要推進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教育資源規劃布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師資合理流動,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位學生,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苯K省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代表說。
本期統籌:楊爍壁 郭 玥
版式設計:張芳曼
本報記者 姜 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