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呂梁山護工”全國人大代表:倡導建立護工護理人員信用檔案-中新網
中新網太原2月21日電 題:“呂梁山護工”全國人大代表:倡導建立護工護理人員信用檔案
中新網記者 范麗芳
同出于呂梁山,同為呂梁山護工,許連紅和馬金蓮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贏得不一樣的人生。如今,當選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她們,在各自領域履職盡責、建言獻策。
許連紅是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武家莊鎮武家莊村人,曾因丈夫生病、兒女上學,家境窘迫。2017年,她通過呂梁市政府實施的“呂梁山護工”項目,先后在北京等地從事家政服務行業,月收入從起初的4000余元增加到8000元,不再是只會圍著“丈夫、孩子、灶臺”轉的“三轉婦女”。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許連紅結合多年工作經歷和多地調研所得經驗,在征求護工姐妹和部分雇主的意見后,圍繞促進家政行業提質擴容提出建議。
隨著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提高,特別是三胎政策的全面放開、社會老齡化和家庭小型化趨勢,市場對家政服務人員的需求呈“井噴式”增長。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家政服務隊伍存在年齡偏大、行業管理落后等問題。
“目前,家政行業從業人員大多介于35歲至60歲,40歲到60歲占絕大多數,而且綜合素質和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與雇主的實際需求有較大差距。”許連紅說,受傳統文化觀念影響,雇主及部分從業者認為家政服務人員社會地位低,這一現象制約了該群體的工作積極性,導致“有人沒事做,有事沒人做”的供需缺位現象;在管理方面,存在家政服務業法律、法規尚不完善,或有規定沒落實現象。
針對上述問題,許連紅建議,在全國各類高校增設家政學專業,重點開展母嬰服務、居家服務、養老服務和醫護陪護等培訓;加大家政從業者的崗前和回爐培訓力度。
許連紅倡導家政服務公司實行員工制管理,改善其居住條件,提高社會保障福利待遇,推動家政服務行業向職業化、規范化、標準化方向邁進;建立護工護理人員信用檔案,有條件的可推出“家政服務人員信用”APP,經授權后可查看從業者的信用記錄等,并實行“紅黑榜”制度,讓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訓。
全國家政服務業要長遠發展,必須走品牌化路線。“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開展8年多來,在實踐中探索和打造出“誠信、勤勞、專業”的“呂梁山護工”品牌,得到社會各界認可,并走出山西、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與長期堅守護工一線的許連紅不同,來自呂梁市柳林縣薛村鎮小成村的馬金蓮,參加完“呂梁山護工”培訓后,經過實踐,了解到家政服務行業市場前景廣闊,便拿出所有務工積蓄,又貸款5萬元,創辦家政公司,幫助更多像她一樣的呂梁山姐妹走出大山,就業增收。此后,為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她還利用自家房屋建起了養老服務中心。
2021年,在父老鄉親的支持下,馬金蓮當選為柳林縣小成村村委會主任。“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不僅要解決養老問題,更要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和探索,馬金蓮建議,鄉村要振興,就要積極探索破解農村土地撂荒的問題,逐步形成有利于發展集體經濟、興辦集體公益事業的土地政策制度;農村各項惠民政策要實現順暢銜接、無縫對接;同時,借鑒全國各地創造的成功模式,引導不同區域探索助力鄉村振興的合作共贏機制,為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搭建平臺。(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