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劉瑋:奮戰在防治蟲媒傳染病“疫”線

      發布時間:2023-02-06 11:17:00來源: 科技日報

        【奮進者】

        ◎王 迪 管 彤 本報記者 張 強

        做科研,不僅要看發表了什么論文,更要看研究成果產生了多大的社會價值。通過科研工作預防人群感染、挽救病人生命、改變臨床現狀,是遠比發表論文更有意義的事情。

        劉瑋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

        初見劉瑋,她剛從某科研項目評審會會場出來。身材嬌小的她,長發隨意地披在肩上,說起話來干脆利落。

        這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的工作和“蟲”有關。每年開春,她都要帶著團隊成員趕赴蜱蟲病疫源地一線。到野外抓蜱捕鼠、對群眾進行回訪宣教……這些已經成為他們工作的“標配”。

        “近1/5的傳染病是由蟲媒病原體感染引起的,我的工作就是發現這些病原體,并找到傳染源。”劉瑋表示,過去近20年,她帶領團隊成員率先發現了我國10余種新發蟲媒病原體,為大量不明原因發熱病例的診治提供了關鍵的技術保障。

        2022年,劉瑋榮獲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談起獲獎感受,她對科技日報記者說:“我很驕傲,獎項一方面是對我的重要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對我的鞭策,它激勵我砥礪前行、勇攀科學高峰。”

        參與抗擊“非典”,堅定傳染病研究志向

        2000年,劉瑋從地方高校考入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前身),并順利轉為碩博連讀。

        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來。

        面對“非典”,劉瑋當時所在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承擔了病毒分離、流行病學調查、傳播鏈分析、人群的長期隨訪等工作。

        “我們院是相關研究領域的‘排頭兵’,‘非典’疫情襲來后,我們一直站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劉瑋滿是自豪。

        與“非典”正面交戰,讓劉瑋意識到自己所學專業的價值。也正是在抗擊“非典”科研第一線,劉瑋有了更多同國內、國際的公共衛生、病毒、傳染病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進行近距離交流和深度合作的機會。

        這些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激發了劉瑋對傳染病研究的興趣,也堅定了她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于是,在完成博士學業后,劉瑋義無反顧地選擇留院工作,從此在新發傳染病科研道路上開始了長期的探索。

        傾心研究蜱蟲病,為軍民健康護航

        2009年夏天,河南省、安徽省數十名農民不明原因死亡。這些患者大多被蜱蟲叮咬過,他們發病急、病情進展快。一時間此事被傳得沸沸揚揚,引發了當地群眾的恐慌情緒。

        次年,中國學者在全球首次分離出這種新的蜱蟲病的病原體: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而劉瑋研究的正是以該病毒為代表的系列蜱媒病毒,當時她帶隊前往了河南。

        由于蜱蟲繁殖環境比較特殊,患蜱蟲病的多是偏遠山區的老百姓,或者野外駐訓的部隊官兵。

        “我們要守護人民生命健康,保障部隊戰斗力。”作為一名軍事醫學研究工作者,強烈的使命感驅動著劉瑋迅速將主要研究精力聚焦到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上。這也成了她近10年的研究重心。

        “中國是蜱蟲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我們的官兵是高危感染人群,搞清楚這種新發傳染病的來龍去脈,是我們科研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劉瑋對記者說。

        “2010年,許多研究人員來到河南,參與蜱蟲病救治工作。后來,多數人都離開了,留下來繼續研究的只有劉瑋和她的團隊成員。”位于河南的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90醫院(原解放軍154醫院)感染科主任崔寧感慨道。

        這些年,劉瑋帶著團隊成員從無到有,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病例診斷、鑒別診斷、預后判別和重癥救護的全鏈條技術體系。他們不斷優化、提升病原體診斷技術,篩選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特效治療藥物……一個個科學難題的攻克,使得就診病人的病死率實現大幅下降。

        相關科研成果也惠及其他蟲媒病領域。通過持續攻關,劉瑋帶領團隊成員構建出了蟲媒病原體“發現—鑒定—溯源”的防控體系,創立了一套快速組合篩查技術。

        為了摸清我國重點地域蟲媒病原體的本底和潛在威脅,劉瑋又率領團隊成員進戈壁、爬雪山、鉆森林,完成了跨越數千公里的現場調查工作。

        如今,由劉瑋領銜的團隊已經摸清了我國東北、西北、西南、華中等地蟲媒病原體的流行現狀,自主構建了傳播風險預測預警模型和信息系統,切實保障了部隊野外駐訓安全,筑牢了我軍傳染病防控的重要防線。

        捧出一片丹心,讓科研薪火相傳

        除了科學研究,近年來,劉瑋把越來越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100多個批注、10余個版本的修改……雖然已經過去兩三年,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生李佳宸依然記得自己寫第一篇英文論文時的情形。

        那時,李佳宸剛剛考入軍事醫學研究院,成為劉瑋的研究生。自入學起,從李佳宸做實驗的方法步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到文獻閱讀量,劉瑋都會定期過問。在寫第一篇英文論文時,劉瑋更是手把手地幫李佳宸修改,前后修改十余次,每次都給出詳細的修改建議,最后文章得以發表。

        “劉老師將‘引導’與‘干預’的關系把握得恰到好處,既給我們指引方向,又鼓勵我們探索和試錯。如果沒有這種‘手把手’和‘放開手’的指導方式,我很難有如此大的進步。”李佳宸對記者說,劉瑋老師這種引導式教學和循序漸進、尊重個性的培養理念,促進學生們不斷進步和成長。

        近年來,面對社會上出現的“躺平”聲音,劉瑋懇切地叮嚀課題組成員和學生:“青年人就應該有青年人的理想和擔當,‘躺平’固然閑適,但奮斗后所取得的果實卻是‘躺平’者品嘗不到的。奮斗理應是青春最耀眼的底色。”

        永遠謙虛務實、永遠枕戈待旦,這是劉瑋對課題組成員和學生的要求,更是她對自己的要求。

        “不‘躺平’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青年科研人員要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在我看來,做科研,不僅要看發表了什么論文,更要看研究成果產生了多大的社會價值。”劉瑋表示,通過科研工作預防人群感染、挽救病人生命、改變臨床現狀,是遠比發表論文更有意義的事情。

        “現在,我們團隊在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的公共衛生防控和臨床診療研究工作上,已經取得了重要突破。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病毒受體發現、疫苗研制等方向開展更多的工作。”在采訪的最后,劉瑋如是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乱人伦中文在线观看不卡| 色窝窝亚洲av网| 妖精的尾巴ova|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男人j桶进女人j的视频|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成人看的一级毛片| 九九热这里都是精品|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app|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男人天堂2023|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久久99精品一久久久久久| 欧美xxxxx做受vr| 亚洲精品电影网|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看|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网新片免费|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3|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国产美女高清**毛片| runaway韩国动漫全集在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欧美精品videossex欧美性| 免费无毒A网站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 91综合久久婷婷久久|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男女乱婬真视频|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