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任務全員參訓 一次保障多方受益
桂林聯勤保障中心某基地組織展開“嵌入式”演練——
一次任務全員參訓 一次保障多方受益
汪 超 本報記者 孫興維
南國深山夜色深沉、萬籟俱寂。突然,急促的警報聲打破寧靜,一場夜間彈藥緊急發出演練打響。
“接上級命令,緊急向某部發出某型榴彈……各編組按照預案立即展開!”桂林聯勤保障中心某基地保障二隊隊長鄭克東一聲令下,任務官兵迅即到達作業點位,清點、拆垛、搬運、裝載、交接……各個戰位有條不紊、忙而有序。
“叉車損壞”“有小股敵特襲擾”……意外情況接踵而至,官兵們神經高度緊張。鄭克東告訴記者,接到上級的彈藥調運指令,他們抓住這次練兵機會,設置夜間微光條件下彈藥緊急發出、小股敵特襲擾、運輸車輛發生故障等15個臨機導調情況。
據了解,這是該部抓住大項任務契機,探索“嵌入式”實戰化練兵的新模式,即以實彈保障演練為牽引,機關帶所屬各分隊異地同步組織以輕武器分解結合、千斤頂更換輪胎、指揮通信裝備運用、搬運機械操作等6項內容為基礎,擴展到連貫組織緊急接收、戰備彈藥器材快速組配發放、油庫設施搶修搶險等課目展開演練,旨在檢驗部隊在復雜條件下遂行指揮籌劃、特情處置、任務協同的能力,進而激發官兵“比學趕幫超”的訓練熱情,錘煉官兵指揮技能、業務基礎和戰術素養,全面提升任務分隊實戰化儲、供、運、保綜合保障水平,實現一次實戰化保障,多人多崗多戰位受益。
在以往訓練中,該單位動兵動裝備機會少,官兵遇到難題解決經驗不足。機關訓練部門在調研中敏銳地意識到,結合重大任務設置實戰背景是一舉多得的訓練方法。
采訪中,司務長徐建武給記者講述了一件尷尬事。一次,單位組織某大宗物品調運,警衛勤務營炊事班接到命令:全班攜帶自炊車,前往某地域擔負野戰飲食保障任務。趕到現場,展開自炊車,結果自炊車突發故障,導致保障任務宣告失敗。
事后總結教訓,炊事班的同志認為主要原因是“沒想到”,導致準備不足,倉促上陣。該單位領導告訴記者,為了發揮大項任務的輻射作用,他們把該大宗物品一次發出分解成彈藥庫區緊急發出、彈藥快速前送、野戰油料保障、熱食保障等8類42項實戰化訓練內容,把各要素都調動起來,實現了一次任務全員參訓。
“過去,組織訓練或演習時,經?!陨炒鷱棥运汀陨俅唷蝗菀酌灞U系哪芰Φ讛怠!被仡I導表示,著眼破解演訓與實戰貼近度不高、真實度不夠、難度不大等難題,開展“嵌入式”演練,有效地推進了戰訓耦合、訓保結合。
一次,該單位執行武器發出任務,保障三隊接到命令,前出開設野戰加油站,為運輸車隊提供油料保障。副隊長盧鴻偉按照保障預案,帶著某新型越野運加油車等油料保障裝備到達預定地域。沒想到,實際用時比原計劃多了半小時。復盤總結會上,盧鴻偉反思:“實戰化環境下的群車加油,比我們預想的難度大多了!”
記者了解到,通過“嵌入式”演練,從一條作業線的工作量到人員編組,從油料保障需求到運輸保障能力,各個要素都進行精算細算,并從實戰出發及時調整保障方案,打通了實戰化保障“最后一公里”。
記者感言
習慣“在炮火硝煙下保障”
孫興維
一次保障任務,破解多個訓練難題,讓多個戰位受益。這種“嵌入式”演練,對于平時擔負保障任務但實戰化訓練機會較少的單位來說,一舉多得?,F在,有的保障單位在訓練時,苦于沒對手、沒資源、沒平臺,訓練環境不真、訓練強度不大、訓練內容不全的問題比較突出,桂林聯勤保障中心某基地的做法值得借鑒。
面對實戰化訓練強度、力度越來越大的實際,少數保障單位把實戰化保障與實戰化訓練分開,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沒有牢固樹立“保障就是打仗”的理念,把保障看成是和平環境下的一項尋常工作,總以為地上沒有敵特襲擾、頭上沒有敵機突襲,心中便沒有了敵情,這是和平積弊的典型表現。
“在炮火硝煙下保障”,應該成為后勤保障官兵的重要理念和習慣養成。只有把平時的每一次保障都當作一次實戰,并利用這個練兵契機,把在未來戰場上可能遇到的難題研究透、破解準,才能建設好“一切為了打仗”的后勤。(解放軍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