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公安楷模”劉亞斌:工匠精神成就信息化破案尖兵
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郭超凱)一次內心的選擇就是一生無悔的追求。16年警察生涯,劉亞斌長期戰斗在打擊犯罪的第一線,用工匠精神成就信息化破案尖兵。
劉亞斌生前任河北省滄州市公安局運河分局網安大隊三級警長,在16年從警生涯中,他數次經歷死亡考驗,僅直面歹徒、短兵相接就達100余次,先后負傷20余次,累計參與破獲各類案件10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00余名,為維護轄區治安穩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2006年,在滄州職業技術學院任教3年多的劉亞斌毅然報考了警察職位。2013年,市內渤海商廈發現一枚綁在汽油桶上的定時炸彈,接到報警后,劉亞斌立即趕赴現場處置。由于商場人員集中、炸彈爆炸時間不定,他不顧個人安危,面對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果斷地用防爆毯將炸彈包裹起來,駕車轉運到安全地帶作進一步處理,整個案件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再苦再累我們都值得。”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以一顆赤子之心對群眾、一片赤誠之心待事業,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同群眾真正成為“一家人”。
面對日益突出的電信網絡詐騙新型違法犯罪,劉亞斌認真總結電信詐騙類型及80項防范措施,通過多種形式,先后100余次為河北水利電力學院、滄州師范學院等大中院校學生和轄區群眾、離退休職工,現場講解預防電信詐騙知識,深受群眾歡迎和好評。
他主動聯系運河區26所小學,組織2.5萬余名學生開展“我與家長一起學”互動活動,使每名學生成為防范電信詐騙犯罪的宣傳員,由學生向家中父母、老人講解電信詐騙防范知識。
劉亞斌生前常說:“破不了案對不起受害人,對不起法律,更對不起身上的警服警徽!”他始終戰斗在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前沿陣地,對電信網絡詐騙等侵財犯罪展開凌厲攻勢,堅持用證據說話,每一起案件都要辦成鐵案,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2014年初,公安部發現某網絡投資詐騙團伙,犯罪嫌疑人勾結某些網絡軟件公司,非法開發電子交易平臺軟件,在互聯網上虛假注冊交易網站,掛靠第三方支付平臺,以買賣股票、期貨或者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等名義誘騙受害人投資,并通過后臺程序操控交易活動,詐騙受害人大量錢財,滄州市運河區某公司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根據公安部要求,滄州市公安局成立“2014.3.20”網絡投資詐騙專案組對案件進行偵辦。劉亞斌具體負責案件偵辦工作,經對案情進行仔細研究后,提出偵查方案,他帶領案件偵辦團隊連續奮戰3個月,做了大量細致工作。最終,工作組抓獲犯罪嫌疑人75人,凍結涉案資金8400余萬元,最大程度維護了受害人的權益。
參加公安工作16年來,他先后牽頭研發滄州汽車租賃業管理系統和多個信息化破案技戰法,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偵查思路,相繼撰寫、發表10多萬字的案件偵破心得體會和研究文章,為攻克一個又一個重大疑難案件提供了有益參考,被譽為“鐵手神探”。
2008年,劉亞斌通過對在逃系統的研究,發現由于當時信息化作戰能力和歷史條件制約,各地在開展網上追逃工作中,情報信息的互聯互通不暢,導致很多在押服刑人員和取保候審的在逃人員遲遲難以到案,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
他通過比對,在全國范圍內一次性比出3000多名在押或取保的逃犯,比一個中隊三十年抓的人都多。省廳為此專門開展了在逃人員比對的專項行動,并將此行動常態化。
劉亞斌生前先后在派出所、刑警隊、國保大隊、合成作戰中心和網安大隊工作,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都是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從未發生過一起違法亂紀問題。
2022年5月7日,劉亞斌突發疾病不幸犧牲。他去世后,網友在他的新聞報道中留下了1800多條留言,每一條都感人至深,每一條都催人淚下。
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利、立身不忘做人之本。劉亞斌的一生,恰如他自己常掛在嘴邊的話——“只有個人干凈,才有做人的底氣、做事的硬氣、做警察的正氣”。(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