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開局機構配債態度轉向短期積極 年初或迎新一輪“搶跑”行情
記者 昌校宇
2022年我國債市跌宕起伏,展望2023年,債市將如何演繹?
多家券商、基金公司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2023年利率債全年利率仍難擺脫震蕩格局,波動將較2022年有所放大。債市年初或能迎來新一輪“搶跑”行情,中期需做好防守并關注交易性機會。
多家券商
對債市態度轉向短期積極
綜合來看,多家券商對債市態度轉向短期積極,認為2023年初或能迎來新一輪“搶跑”行情。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3年一季度宏觀經濟將進入快速修復階段,其中消費加速復蘇和基建投資持續發力將支撐經濟迎來“開門紅”。
考慮到政策持續發力、基本面加快改善,一季度信貸的整體表現有望超預期。因而一季度利率債整體面臨疫情沖擊減弱、經濟復蘇預期提升、政策靠前發力引導寬信用的利空沖擊,利率中樞或將趨于上行。
明明認為,在2022年年末資金面邊際寬松的背景下,信用債市場本輪調整有所趨緩,當前性價比較高,已具備博弈收益空間。預計理財贖回潮企穩,投資者情緒回歸理性,資金重新涌入信用債市場,2023年初或能迎來新一輪“搶跑”行情。
“近期短債和信用債收益率企穩下行,春節前債市仍有短期機會。”開源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陳曦認為,主要原因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央行維護節前資金面合理充裕的態度明確,春節前受益于資金寬松預期,將對債市收益率形成支撐;其次,受疫情影響,當下到春節只剩兩周時間,春節前基本面或許難見明顯起色;最后,2022年首次降息發生在1月份,因此市場對本月降準降息存在想象空間,市場存在博弈貨幣政策寬松預期,助推債市收益率下行。
券商資管也對一季度債市持積極預期。
東方紅資產管理認為,利率債方面,一季度是利率交易風險相對較低的窗口期。從歷史經驗來看,大多數年份的四季度債券收益率波動最高,一季度波動最低。
信用債方面,東方紅資產管理認為,高等級的配置價值已在2022年底下跌中顯現。2022年底信用債市場波動顯著大于利率債,跌幅遠超過基本面范疇,“高流動性+低信用風險”品種是本輪贖回潮下的波動放大品種,配置價值已有體現。2023年高等級信用品種資產荒邏輯沒有根本性改變,考慮到一季度仍處于貨幣寬松期,負債端波動大概率進入右側修復區間,利差修復概率及空間可期,票息和杠桿策略仍是增厚收益的較優策略。
今年利率債利率波動或放大
債市中期需做好防守
展望2023年債市,明明認為,在經濟整體波折修復和穩信用的環境下,預計利率債2023年全年利率仍難擺脫震蕩格局,波動將較2022年有所放大。從節奏上看,利率或經歷先上后下走勢,上半年寬信用環境下預計利率將趨于震蕩上行、中樞或在2.9%,情緒集中宣泄階段利率高點或挑戰3.0%關鍵點位;下半年,政策目標或再次轉為寬貨幣,利率趨于回落,低點或回到2.5%左右。
永贏基金預計,“2023年全年利率或持續震蕩,春節前后可能出現低點,后期或更多體現為交易性機會。”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從中期趨勢看,債市需做好防守并適當關注交易性機會。
信用債方面,永贏基金認為,盡管諸多主要發債行業基本面短期仍然承壓,但需求端在寬信用背景下繼續下行的情況大概率扭轉,疊加融資環境相對友好,整體而言行業層面或呈結構性復蘇。就信用債來看,在經歷2022年底快速調整后,兼具較好流動性的中短端高等級信用債價值凸顯,同時考慮到理財端風險偏好收緊且對流動性的要求提高,2023年主要提防低等級信用債的估值壓力。
轉債方面,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預期相較2022年更加樂觀,基本面預期跟隨政策面筑底,當前股債性價比偏向權益類資產,利好市場風險偏好提升。需理性看待轉債估值,風險偏好提高對估值的提振可對沖無風險利率上行,可通過多元化估值體系考慮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