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構建區域警務合作新生態 護航經濟社會發展
各地公安機關構建區域警務合作新生態
通力協作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本報記者 董凡超
今年2月,重慶公安機關對渝北區一水產市場商戶販賣野生魚的線索循線深挖,會同貴州、廣西公安機關,歷時4個多月、輾轉15000多公里,一舉打掉一個長期盤踞在渝黔桂三地的非法捕撈“捕運銷”全鏈條犯罪團伙,抓獲涉案人員72名,現場查獲漁獲物700余公斤(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芝麻劍12余斤)。
在偵辦這起涉及全國多省市、作案人數眾多的重大典型案件中,各地公安機關依托跨流域跨區域警務協作機制,確定“截中流、打源頭、追下游”偵查方案,多警種協同上案,聯合偵辦、集中抓捕、順利收網。
今年以來,各地公安機關作為區域協同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捍衛者、保障者,通過治安聯防、互聯互通、服務聯動,構建了安全共筑、協作共贏、和諧共享的區域警務合作新生態,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治安聯防
協作共治有力度
2月20日晚,首都北京。璀璨焰火騰空而起,在國家體育場上空拼出五環圖案,北京冬奧會完美謝幕。
服務保障大型賽會,一環緊扣一環,京冀兩地公安以實際行動交出了高分答卷。
不只是冬奧會,在一系列重大安保任務中,京津冀警務協作機制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三地公安機關以“通武廊”“京承七區縣”“延張合作”等為示范工程,聯動京津冀接壤區域的31個市區縣公安機關,不斷深化“小區域”警務協作機制,同步開展社會治安集中整治和清查,簡化執法辦案協作流程,切實提升了警務協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合作共享資源,合作生成戰斗力——在長三角,滬蘇浙皖公安機關也已形成共識。
伴隨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領導小組成立,逐步建立起涵蓋32個警種、128個部門、130余名聯絡員的常態化、網格化溝通協作機制。
“如今,四地警方已經形成‘一地提請、四地響應’工作機制,一旦出現重大案件,偵查將同步開展,盡可能利用黃金時間破案。”長三角警務辦相關負責人說。
大河東流,連著上中下游,連著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如何有效破解“部門各管一攤、地方各管一段”的執法難題?
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深入推進跨區域警務合作,加快推進部門協同共治,最大限度擠壓違法犯罪活動空間——
長江上、中、下游省(市)公安機關與長航公安機關分別簽訂了區域警務合作協議,充分發揮長航公安機關垂直管理和水上執法優勢,與地方公安機關屬地管理和偵查資源優勢有機融合,在長江上、中、下游分別建立協作圈,以長江干線作為牽引,形成“一線帶三圈”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發揮合成作戰效能。
黃河上游區域建立西北警務協作區公安機關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警務協作機制,中下游簽訂《豫魯兩省七市公安機關“黃河行動”偵查打擊協作協議書》,全流域積極開展省際交界地區生態環境聯合執法。
“20世紀50年代,出于警務實戰的需要,一些地區建立了小規模的刑偵協作區域,成為我國區域警務合作發展的早期萌芽階段。如今,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區域經濟的興起,勢必對公共安全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區域警務合作機制、加強區域警務合作,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范疇下的一項重要內在要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賈鼎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構建“一線帶三圈”等警務一體化運作新格局,有力提升了長江沿線公安機關的合成作戰能力,也打造出了新形勢下區域警務合作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
互聯互通
惠民舉措有溫度
12月8日上午,在上海工作的江蘇籍居民周先生來到上海市徐匯區漕河涇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僅用1分鐘就為自己新出生的兒子打印了居民戶口簿信息。由“繳舊寄新”到直接打印,周先生成為長三角區域跨省(市)新生兒入戶服務轉變升級后的首位受益群眾。
據上海市公安局人口管理辦公室信息管理處處長冷翠紅介紹,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地公安機關的不懈努力下,通過“戶口專用章”電子印章庫、統一居民戶口簿樣式、按地域分發常住人口信息頁以及全面配置彩色針式打印機4項重要工作措施,實現了“長三角區域跨省(市)新生兒入戶服務”由“繳舊寄新”到直接打印的轉變升級,即由受理地公安機關直接在戶口簿上打印新生兒戶口信息頁,真正實現長三角區域新生兒跨省(市)入戶全面信息化辦理。
得益于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發展不斷深入,目前,跨省(市)新生兒入戶、大中專學生畢業戶口遷移等20項高頻跨區域的民生事項已實現跨區域辦理。
賈鼎分析指出,一段時間以來,“一地一平臺,一地一系統”的警務技術信息平臺與信息系統發展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警務信息融通的隔斷。通過開展區域警務合作有力推動警務信息平臺和相關信息系統的兼容性,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增強公安大數據對于地區警務工作的支撐力度,另一方面也利于打造多位一體的全國性警務信息平臺與系統。
服務聯動
協同發展有速度
人口服務管理——推出成建制引進企業職工異地社保“同城化”認定機制,實行政府審批、部門聯動、一口受理,更好地服務企業、方便群眾;
出入境服務管理——不斷健全三地出入境服務管理協作機制,主動為在京津冀投資發展、符合有關條件的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
道路交通管理——積極推進三地交通一體化發展,推進道路交通應急管理聯動機制建設,重點強化違法查處、源頭監管、信息共享、服務協同、惡劣天氣道路交通管控等工作,建立三地機動車委托異地檢驗、免檢車輛申領合格標志直接受理。
……
京津冀三地公安機關簽訂警務協同發展框架協議,著力構建以聯勤指揮體系一體化、治安防控網絡一體化、進京通道查控一體化、公安行政服務一體化等“八個一體化”為主體的警務協同發展格局,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目前,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警務合作等機制,京津冀三地統一網絡安全領域77項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推出6個“同事項名稱、同受理標準、同申請材料、同辦理時限和辦理結果互認”的京津冀自貿區“同事同標”事項,包括“保安員證核發、申領機動車電子駕駛證、查詢電子版駕駛證明、國際聯網備案、對中國境內出生外國嬰兒的停留或者居留登記、死亡人員戶口注銷”等。
“各地公安機關通過實施區域警務合作,根本目的是尋求不同警務系統之間的互補性與同步性,以此切實維護公共安全與社會穩定。”賈鼎認為,各地公安機關相互間的協調和合作,促進了公安機關整體功能的優化,能夠有力地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服務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