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香港漁農美食嘉年華開幕 千份海產半日售空
中新社香港12月25日電 題:香港漁農美食嘉年華開幕 千份海產半日售空
中新社記者 戴小橦
“像在逛大集,這里什么都有,可以提前準備年貨,一次性購置齊全。”這是中新社記者在25日開幕的香港漁農美食嘉年華上,聽到的前來采購的市民的普遍感受。
一連三日舉行的香港第17屆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25日在旺角花墟公園開幕。現場有超過300個展銷攤位,當中約200個攤位售賣香港本地出產的漁農產品。除此之外,還有多個香港本地食品、有機和健康食品及家居用品攤位。
“銷量還好哈?你們今年主要是什么產品?”嘉年華籌委會主席劉堅偉在會場內詢問著不同攤位今年的銷情。他表示,受疫情影響,大會已經兩年未有舉辦實體嘉年華,今年活動重新回歸,市民反應熱烈,清晨就有大批市民在場外排隊等候,“今次活動是大灣區內最大規模的漁農嘉年華,希望進一步推廣本地漁農產品,促進香港本地漁農業可持續發展。”
劉堅偉介紹,這次活動還設置了漁農業展覽拍照區,市民可以一邊對著各種神奇科技“打卡”拍照,一邊聽現場工作人員講解現代化種植科技和漁業養殖系統。記者趕到拍照區時,工作人員正在介紹“組裝式自動播種機械臂”,“以播600顆種子為例,傳統人手作業需要花費20分鐘,現在只用5分鐘,可大幅度減輕人手進行重復性工作。”
走出拍照區,會場內亦有可以買到的“高科技蔬菜”。金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敬賢將公司自動化水耕產出的蔬菜帶到嘉年華市集和市民分享。“我們通過科技推廣本地低碳高質食材,種植場采用先進自動化操作,通過我們自己設計、興建和運營的系統,可以將蔬菜的色香味重新定義。”不少市民被水耕菜架吸引,何敬賢則現場開始介紹不同菜品的營養價值和烹飪方法。
“香港東龍洲優質養魚場養殖計劃下出產的東龍鯛,還有流浮山的凈發蠔,元朗烏頭也很不錯……”魚類統營處的攤位前人來人往,一派熱鬧景象。負責人葉顯偉正熱情介紹著各式各樣的海鮮產品。他告訴記者,開幕首日準備了差不多1000份的貨品,一上午基本全部賣光,正在聯系補貨。“市民支持本地海產品,都很早過來,人流和銷量都比預想中來得好。”
在攤位另一邊排隊的黃先生和太太各自拉著一個購物小車,里面裝滿了龍蝦、肉丸、生姜、蘿卜等新鮮食材。“差不多已經花了1000塊,我們是看哪里人多就到哪個攤位,跟著大多數人買總不會錯。”
說話間,蔬菜統營處經理羅家豪拎著一個黃皮紙箱走過來,拿出“壓箱底”的四個藍色盒子給黃先生。“這是‘花腰仔’水稻米,是很稀有的品種,今天最后四盒了,再想要只能明天來買了。”羅家豪一邊忙著招呼客人一邊和記者介紹這款香港本地稻米,“有‘香草’味道哦,吃起來粒粒分明,我們希望可以凸顯香港品牌,鼓勵更多農戶加入種植稻米。”
“嘗嘗,這是陳皮姜,止咳化痰,健脾養胃。”記者在場內轉了一圈,發現無論是干果零食還是蝦米魚干,大多攤位都放置了試吃拼盤。看到有市民經過,攤主便激動地打招呼,并拿起試吃品熱情推薦。不少市民因為買得太多,小推車被塞到變形,斜拉起來里面的零食“刷刷”往外掉,他們索性調轉車頭,一邊用手拉著布袋邊緣,一邊推著車子到下一個攤位隊尾等待新一輪的采購。(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