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四個方面發揮對外開放對內需的促進作用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16日表示,實行更高水平開放,能夠為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拓展擴大最終需求提供強大動力。為貫徹落實《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和《“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國家發改委將從以下四個方面發揮對外開放對內需的促進作用。
一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加強國際供給體系與國內需求體系對接,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場合作,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系,構筑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提高中歐班列開行質量,推動國際陸運貿易規則制定。
二是推進多雙邊貿易合作。以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建設為抓手,以進博會、廣交會為平臺,通過更高水平開放,促進要素流通和升級,放寬市場和行業準入,提升國內市場競爭水平,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三是持續提升利用外資水平。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關于有序推進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開放的部署,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繼續在自貿試驗區等先行先試。深入實施《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積極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和中西部、東北地區,更好發揮外資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的作用。繼續把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等領域作為重大外資項目支持的主方向,鼓勵外資參與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更好發揮國家重大外資項目示范作用,推動地方健全機制,上下聯動,提供全流程服務。
四是穩步推動制度型開放。健全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深入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進一步清理同外商投資法及實施條例不符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一步落實外資準入后國民待遇,在政府采購、土地供應、稅費減免、資質許可、標準制定、項目申報、人力資源政策等方面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依法依規及時解決外資企業合理訴求。(中新財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