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第一灣”瞄準新興產業 千年古渡口今成投資熱土
中新網上海12月14日電 (記者 陳靜)在上海南郊奉賢,歷史悠久的西渡是“浦江第一灣”的所在地。14日,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如今,這里不僅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公園,還是高品質企業的投資熱土。自2019年西渡拉開發展大幕以來,經濟總量已突破百億元(人民幣,下同),稅收總量已超12億元,累計入駐企業超萬家。
西渡因千年古渡口而得名,相傳秦始皇東游望海由此南下。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從青浦淀山湖一路向東,比較經過平坦的西渡后,形成第一個“L”形直角灣,一路向北到陸家嘴,直至吳淞口。因此,西渡被稱為“浦江第一灣”,是通江達海的起點。改革開放以來,西渡是上海第一個商品房集中建設地,是奉賢第一個鄉改鎮、第一個撤鎮建社區、第一個鎮析出街道。2015年12月正式成立的西渡街道,是奉賢區第一個行政區劃意義上的街道。
當今世界,許多有灣區的地方就有新經濟,比如:紐約、舊金山、粵港澳大灣區;上海的陸家嘴、徐匯濱江、前灘都是經濟發展的最前沿。西渡黨工委委員金葉花認為,“浦江第一灣”西渡亦是投資熱土。她透露,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家紡知名品牌、國內核電設備主要供應商等一批高科技、高品質的企業都在西渡孕育成長。今年,西渡通過深入實施“淘金工程”、推行“鏈長制”,以“鏈主企業”帶領,集聚更多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隱形冠軍企業發展,相繼引進了多家優質外資企業。
未來,壯大流體設備產業和搶抓人形機器人產業風口是西渡重點布局兩大發展賽道,金葉花表示,將力爭引進多個產業鏈上下游相關項目,形成占地300畝,產值超50億元的流體設備產業園區新高地。同時,西渡規劃300畝轉型地塊,積極引進機器人產業鏈頭部企業,構建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西渡街道黨工委書記瞿軍14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在經濟高速發展、產業結構加快優化,稅收實現年均增長17.5%的同時,西渡全面鋪開“拆違、治水、截污”,人居環境實現“蝶變”。瞿軍告訴記者,民眾基本實現“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理想。
據瞿軍介紹,西渡將聚焦新興大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發展數字新經濟,促進西渡園區整體轉型和黃浦江岸線有序開發。同時,西渡會深化實施“淘金”工程,依托區域行業龍頭企業,持續補鏈強鏈,比如推進相關企業新材料研發中心、流體智能制造產業園等產業項目,打造特色產業“園中園”。
據悉,在今年舉行的多個專題云招商、云推介、云洽談活動中,多個總部項目合作意向已經達成。金葉花告訴記者:“迄今,我們已引進三園一總部注冊企業戶數500多家,實現稅收3億多元。“三園一總部”是指:一個庭(園)一個總部,一個公園一個總部,一個莊園一個總部。
西渡三面環水,有8公里黃浦江生態岸線,萬畝糧田沃野千里,20個公園遍布全域,195條河道、1100畝生態涵養林、1000余畝公益林星羅密布,人與自然和諧在這里共生。在“行走的奉賢”主題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如今,西渡正努力推進國家園林城區創建,提升城區綠化景觀,構建“一江一河一環多點”的城市綠化體系;同時,推進農村地區全域規劃、整體設計、綜合治理,使“田成塊、林成網、路相通、水相連”。瞿軍透露,西渡將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新增林地1000余畝,全面推進“浦江第一灣·西渡大公園”建設。(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