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用藥就不用藥 該用藥時對癥治療
專家答疑
目前市面上治療新冠的藥品供應是否充足?品種繁多的退燒藥、中成藥,如何選擇?關于居家治療新冠感染期間如何選擇中藥,德叔有什么建議給市民?家里備多少天的藥才算夠?感染了,該怎么進行食療調理呢?……昨日,廣州日報記者就上述熱點問題采訪了權威專家。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方晴、何雪華、周潔瑩、涂端玉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藥物選擇
熱門藥難買
可按指引選擇替代
記者:感染新冠后如何使用中藥治療?
張忠德:感染新冠后有幾個分型。無癥狀感染者,如果本身年輕、身體好、沒有癥狀、沒有基礎病,可以觀察,不一定吃藥。如果對自己體質比較了解,比如濕熱重、氣虛,希望盡快轉陰,可根據體質,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選擇藥物,或者選擇當地平時治療濕熱或脾虛常用的中成藥。年紀較大、有基礎病,想預防病情轉重的,也可以選擇平時感冒后喉嚨痛的時候,當地醫生根據不同體質開的常用藥。
輕型的患者,出現喉嚨痛、發熱、頭痛、身體痛、胃腸道癥狀的,可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上述指引,看是屬于風熱型、痰濕型還是風寒型,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如果指引上的藥當地沒有,就用當地相應類型常用的藥物,或者用以往常用的藥物。輕型以解除癥狀為主。關鍵要辨明自己是寒還是熱,不清楚的話可以問當地醫生。
普通型患者,肺部有改變的、發燒兩三天退不了的、咳嗽氣喘的,就到發熱門診、亞定點醫院治療。不同地區感染者的核心病機不一定一樣。更嚴重些的患者,由定點醫院把關治療。
記者:現在“連花清瘟”等很多熱門藥物比較難購買,市民想要購買替代藥物的話依照什么功效選擇為宜?例如“風熱感冒”“風寒感冒”之間要如何選擇?
張忠德:如果是風寒,打噴嚏,流的是清鼻涕,喉不是痛而有點癢;而如果頭痛、關節酸痛、發燒,甚至有人燒得眼睛都紅了,喉嚨痛,咳嗽且嗓子咳到有點啞,有點口干口苦,有的人會大便干,類似于人們常說的“上火”,這些是風熱。藥物方面,可根據病機判斷,選擇一些平時自己常用的,也可咨詢當地醫生辨證用藥。
用藥安全
用藥避免“復方+復方”
中西藥混用要留心
記者:近期網上傳言,有的人混用退熱藥和復方感冒藥,導致肝腎衰竭。請問近期臨床上是否收治過類似的患者?對于新冠對癥用藥,有哪些藥物不能混用?服藥的劑量如何把握?服藥后有哪些東西不能吃?
梅清華:重復吃感冒藥理論上可以導致肝腎衰竭,但我們醫院目前還沒有收到過類似病人,更多的是肝腎功能出現指標異常。藥物使用過量容易出現肝腎損傷,但一般都是一過性的,不必過度恐慌。俗話說“是藥三分毒”,當然還是能不吃藥就不吃藥,不要草率用藥。
關于混用藥物的問題,不能重復用藥是基本原則。非專業人員需要注意幾點:一是避免用一個復方加另一個復方的藥品;二是要認識到哪怕是復方加單方也容易出現重復的成分;三是化藥和中成藥也會有效用相同的成分容易重復,比如偽麻黃堿、麻黃堿這兩個用于解除鼻塞的成分,在化學藥品中十分常見,但不少中成藥中也有。所以不建議老百姓自行用藥,要遵循醫生指導。
劑量原則上以說明書為準,不要自行加藥。目前不少年輕人也會出現自行加藥的情況。我在臨床上也見到過這樣的例子,一個藥覺得無效,就馬上換另一個,一天之內服下了兩天的藥,這就過量了。
用藥后飲食注意方面其實沒有那么復雜,現有推薦的藥物安全性都很好,如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與食物的不良相互作用微乎其微。但新冠患者癥狀中比較常見咽痛,主要是避免辛辣刺激、不要飲酒,其他沒有什么特別需要避忌的。
記者:對于感染新冠后出現全身疼痛的患者,應該使用什么藥物?以現在大家比較習慣使用的布洛芬為例,有什么注意事項?特別是在和中藥混用的情況下?
王新華:對于出現全身疼痛的患者,如果不是特別疼痛難以忍受,建議首選中藥或中成藥。在選擇中成藥時,可選擇散寒化濕顆粒、九味羌活顆粒,以及含有疏風散寒解表的清熱解毒中成藥,如連花清瘟、透解祛溫、抗病毒口服液等,與風寒感冒不同,不建議用過多辛溫解表中藥。
如果是特別疼痛難以忍受,可服用布洛芬等一些解熱止痛藥緩解癥狀。服用布洛芬要注意的是:一般飯后服用,避免胃腸道反應;一般服用時間不超過3天;過敏者、孕婦、哺乳期忌用;同時,中成藥里有一些含有解熱止痛成分,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等,建議細看一下說明書的成分,避免同時服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等一些解熱止痛藥是對癥治標藥物,服用后癥狀可暫時緩解,發熱暫退,但并不說明病情改善,因而還是要避風寒、慎起居、調飲食;發熱等癥狀是人體對病毒感染的保護反應,服退熱止痛藥后體溫的反復升降有時反而會延長病程,因而還是盡量首選中藥或中成藥。
感染相關
“早陽早好”?
抗體能維持多久有待研究
記者:網絡上有一種說法“早陽早好”,您是怎么看待的?感染了新冠康復后,還會再感染嗎,概率大嗎?感染過新冠的人,會比沒有感染過的,更容易感染嗎?再次感染癥狀會更輕,還是更重?多次感染,會對身體有傷害嗎?
張忠德:我認為,相比于相信“早陽早好”,還是系統地提升抵抗力才是正道。感染后,自身會產生抗體,隨后抗體衰減,能維持多久,還要等大樣本研究的客觀數據結果。多次感染有沒有身體傷害?既往其他地方有報道過個案,但我們目前還未發現重復感染的病例。至于再次感染后癥狀是否更重,主要還是根據當時的體質、核心病機的情況來判定、治療,與以往有沒有感染是沒有關系的。
對于“早陽早好”的說法,我還想告訴大家:沒有感染最好,感染了也沒有問題。廣州有充足的醫藥儲備,有專業的醫生,有科學的治療方案,大家真的不用慌。
記者:最近網上關于不同區域感染者癥狀差別有各種說法,是否和不同區域流行的不同變異株有關?奧密克戎的不同變異株引起的癥狀各有什么特點?
張忠德:這與病毒毒株的變異類型不同肯定是有關系的,我們也期待病毒的變異進化會使其毒性越來越弱。但實際上,我們認為癥狀的差異主要還是在于地區不同的氣候特點和人群不同的體質。尤其是氣候特點,南方隆冬季節跟北方相比,氣溫更高一些。所以在廣州,病機主要是熱重于風,暑熱依然重;北方則是風寒化熱較多。
食療調理
無癥狀或僅有感冒癥狀
康復后無需特別調理
記者:對于居家休息治療的患者來說,后期癥狀消失后如何繼續調理身體?有何食補建議和注意事項?是否癥狀消失就可以恢復正常工作生活?
張忠德:這一波的感染者大多數無癥狀,有癥狀也是以上呼吸道為主,90%以上患者都是如此。針對這些類感冒癥狀,好了以后是不需要做特別處理的,該上班的上班,該學習的學習。
除非平時體質很差,或者用藥治療過程中用了很多清熱解毒藥物,導致疲倦、汗出,傷了脾胃,或者患病期間特別焦慮的,那么可以根據癥狀簡單調理一下。
比如脾胃虛寒的,可以喝一些健脾補氣類的湯,比如陳皮生姜煮雞湯、瘦肉湯,來溫寒健脾。如果是氣虛,老出汗、很疲倦的,煲點西洋參、黃芪雞湯或是瘦肉湯。
記者:感染新冠后,不少人感覺難受,沒有胃口,渾身乏力,請問喝雞湯和大量的富含維生素C飲料是否有助于癥狀的改善?
彭曉青:這兩者本質上都是補充水分的過程。新冠感染后,補充大量水分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盡快康復。其實喝白開水也可以。從飲食角度來說,均衡營養,適當喝雞湯,對身體恢復有一定的好處。至于維生素C,有一些含有大劑量維生素C的制劑,對增強人體抵抗力是有好處的。
記者:多吃橘子、橙子,或者每天吃維生素C片,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避免感染新冠嗎?健康人群,可以通過吃藥來提高身體免疫力嗎?
梅清華:維C肯定是有其價值的,比如軟化血管、抗氧化,作用非常廣泛。對于新冠來說,在體內也有助于抗體的生成。但不要指望這是“神藥”,它能夠起一點作用,但不是特效藥。維C水溶性好,不太容易出現中毒,需要提醒的是,維A、維D等屬于脂溶性,過量服用比較容易中毒。
至于保健品,不能作為藥用,補充這些成分,多吃橘子、橙子也可以了。健康人群,一般不建議通過吃藥來提高免疫力。
藥品供應
抗病毒藥物產能增加
備一周藥即可不必大量囤藥
記者:如何看待部分市民搶購防疫藥品的情況?布洛芬等退燒藥、感冒藥對新冠患者的作用是什么?它們對于新冠患者的康復來說是必需的嗎?
劉菊妍:我們作為藥品供給方,都會有計劃地安排生產。現在這個季節,我們本就安排了大量針對冬春季流行性感冒的藥物儲備。
對消費者而言,適當備藥可以,大量囤藥并不明智,中藥材有限,囤多了浪費。站在企業的角度,我們呼吁大家理智購藥,對自身有認識后能做到“對癥下藥”。如果出現咽痛明顯、發熱、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癥狀的患者,宜服用具有疏風清熱,化濕解表,清熱解毒功效的中成藥,抗病毒口服液、夏桑菊顆粒、清開靈顆粒、小柴胡顆粒等藥品都是清熱解毒、對癥有效的;如果出現乏力、胃腸不適、嘔吐、腹瀉,宜服用具有化濕解表功效的中成藥如藿香正氣等。目前市面上各類中成藥的儲備較為充足,藥廠生產和門店供應情況整體平穩,市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按需購買、合理備藥。
關于布洛芬等藥物的用藥安全,“是藥三分毒”,能不用就不用。常見西藥退熱藥主要是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許多復方感冒藥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如果要用,大家要注意按說明書服藥。布洛芬也不是誰都能吃,用藥需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最好遵醫囑用藥。
記者:藥廠防疫物資生產情況如何?
劉菊妍:廣州醫療資源發達,醫藥資源豐富。廣藥集團是全國最大制藥企業、全國最大中成藥生產基地,全球首家以中醫藥為主業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同時還是廣東省和廣州市藥品藥械和防疫物資儲備承儲單位,疫情發生以來,廣藥集團不漲價、不停工,全力保障藥品藥械和防疫物資的生產供應。
我們與抗病毒相關的藥物眾多,包括6個重點產品如白云山和黃的板藍根系列顆粒、白云山光華小柴胡顆粒等,我們每天都在監控原材料供應、生產制造、成品庫存、市場銷售等,確保藥品能保障市場需求,有的產品產能增長到了之前的150%。我們旗下多家企業都是藥品生產保障型企業,以白云山和黃產的白云山板藍根顆粒為例,按照產品當前庫存量和使用建議日用量計算,可供應537萬人份。
廣藥集團還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合作推動了“肺炎一號”方(透解祛瘟顆粒)的轉化。作為新冠肺炎(輕癥)醫療機構制劑,該藥已正式投入市八醫院臨床使用。目前藥物生產有序,正在積極保供中;此外,廣藥集團還組織采芝林、康美藥業實現了廣東新冠肺炎預防方“粵抗二號”的大規模量產,目前已完成瓶裝生產超200萬瓶;在商業物流保障這方面,廣藥集團旗下廣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醫藥供應鏈服務企業,醫藥公司已累計供應口罩4.7億個、防護服356.8萬套等重要防疫物資。
記者:對于普通民眾,當前該備存多久的藥物量?無癥狀與輕癥者在居家隔離時相應的處理辦法是否有所不同,分別應吃什么藥?
梅清華:普通的慢病患者常規備藥一個月就可以了,不建議備太長時間藥,原因之一是家庭存儲條件肯定沒有醫院好。
對于新冠相關藥物,由于新冠病程大約3~5天,考慮家庭人數,儲備的藥品按照5~7天的量就差不多了。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熱時,我們推薦不要超過3天;慢病、關節肌肉痛,不要超過5天。所以儲備一個星期的量是足夠的。
無癥狀感染者不用特別用藥。對輕癥是否需要用藥,有非常多的考量。健康成年人、基礎狀況好,不需要用藥,如果有一些基礎狀況比較差的,體質比較虛弱的,可以用一些中藥調理。有高血壓、糖尿病,病程長、年齡大的患者,在輕癥的時候用藥肯定好一些。
另外,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兩個雖然都是常用解熱鎮痛藥,還是有區別的。對乙酰氨基酚起效比布洛芬快,但強度不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半衰期相對短,建議4~6小時服一次,布洛芬的半衰期長,一天內吃的次數就少一些。對乙酰氨基酚對肝功能的影響相對大一些,對腎功能影響小一些;布洛芬則反過來。我們選擇的時候要考慮家里面的情況,比如針對老年人肝腎功能區別考慮。
我們強調最根本的一點:能不用藥就不用藥,該用時對癥治療,有什么癥狀吃什么藥,每一個癥狀原則上最多用一種藥。
記者:此輪疫情之前,國產的阿茲夫定和進口的利托那韋片等“特效藥”都已獲準上市。省二醫作為定點醫院有應用這些藥物嗎?這些新冠特效藥實際表現如何,藥物的儲備能應對即將到來的大規模感染高峰嗎?
梅清華:需要糾正一個概念:目前全球來講,新冠沒有特效藥,這兩個藥,包括其他的都只是有一定效果,具體到這兩個藥,主要可以一定程度阻止輕中度癥狀的患者向重癥進展。這兩個藥從醫院配備來講是充足的。但我向老百姓呼吁,任何一個藥,資源都是有限的。最怕是大家一擁而上不必要地備藥、用藥,由專業的醫務人員來使用的話肯定是充足的。
記者:請介紹一下廣東省中醫院方艙醫療隊在此輪廣州疫情收治中的基本情況。在針對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患者時,運用了哪些中醫藥方案干預,效果如何?
張忠德:這一個多月我們管理2700張床位,收治6195位病人,12月13日將可全部清空。其中老人384位,14歲以下兒童198名,孕婦25名,年齡最大的87歲。
我們通過尋找核心病機,分析得出患者符合初期風熱夾濕,根據群體辨證,制定了治療方案、通方;還為老人、小孩子制定第二、第三方。方艙里中藥服用率98%,覆蓋率非常高,有效改善了患者咳嗽、喉痛、肌肉酸痛、發燒、腹瀉等癥狀,還有針灸、刮痧、穴位按摩等傳統療法幫助解決焦慮、失眠、心煩,效果非常好。
特定人群
為家中兒童備藥
復方感冒藥選擇一種即可
記者:本輪廣州疫情中,小朋友使用中藥救治有何共性特點?對于家有小朋友的市民,有何中醫藥備藥建議?對于治療與預防,小孩子如何使用中藥和食療方,有何提醒?
張忠德:根據省中醫院方艙198例患兒的分析,小兒患者跟成年患者的核心病機區別不大,都是風熱濕,但兒童患者中“熱”更重,也就是發燒程度更重。此次收治的兒童患者中,最小的僅9個月。我們采用疏風清熱化濕的治療方法,加大清熱力度,效果不錯。我們一直使用的健兒解毒方,效果很好,在這些兒童患者中,大部分在36小時,部分48小時內退燒。目前發熱門診中也采用這一辦法。
家庭藥箱針對兒童的建議有兩點:一、昨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居家用藥指南已有針對兒童的建議,可以參考;二、廣東地區,兒童感染者一般以風熱感冒為主,癥狀是喉嚨痛、發燒、流鼻涕。針對這些癥狀,市面上疏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很多,都可以使用,效果都不錯。要注意的是小孩一般“濕”不重,化濕力度沒有成年人強,要更注重清熱疏風。
預防方面,大人小孩都一樣,一是增強體質,作息規律;二是飲食要符合季節涼、燥的特點,注意滋陰、溫補不點火。食療上,沙參麥冬生地湯,羅漢果、霸王花、無花果、甘蔗等食材都可以清熱潤肺,可以加一點姜,加一兩片西洋參、陳皮用于祛寒。
注意不要多吃煎炸、冰凍、偏性的食物,可以多吃溫性的雞牛羊肉。
生活起居中要注意防寒:風從頭來,寒從腳起。起床及時穿襪子,出門要戴帽子、戴圍巾;穿衣服要記得覆蓋頸部。要保暖防風。
記者:家里有小孩子的話,應該怎么備藥。孩子如果出現陽性,家長該怎么處理?
彭曉青:現階段家長可以備一些感冒用藥,比如兒童劑型的復方感冒藥,市面上有許多選擇。在使用中要注意復方成分,一般來說復方感冒藥選擇一種就行了,不要重復服用。
除了復方感冒藥,可以對應具體癥狀選擇藥物。需要退熱選擇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的兒童劑型;針對咳嗽、鼻炎或者腹瀉,也可以相應準備止咳祛痰、抗過敏或者助消化、止瀉藥物。
對于兒童來說,輕癥、無癥狀感染者可以居家治療。每天早晚要各監測1次體溫,體溫38.5攝氏度以上或者有特別不適,可以服用退熱藥物。布洛芬有兒童專用劑型,適用于6個月以上兒童。3歲以下6~8小時服用一次,3歲以上4~6小時服一次,一天不超過4次。對于3歲以下的孩子,有滴劑劑型,方便喂服。如果孩子喂藥困難,可以選擇布洛芬栓劑,1歲以上可以使用。
記者:近日學生將陸續復學,有一些學校為防止感染,在班級里用次氯酸消毒液(一種霧化噴霧槍)給每一名學生消毒,請問這么做有效嗎?在學校里推薦采用哪些消毒液消毒?如何消毒更科學?
彭曉青:不建議用消毒劑進行全身噴灑,這樣可能導致消毒劑吸入肺部,可造成肺損害;這樣的噴灑是否均勻、夠不夠濃度、夠不夠消毒時長,也是存疑的。現階段,除了要保持環境衛生外,還要多通風,孩子們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不用手去摸眼、口、鼻,注意手衛生。
至于消毒劑,一類是含醇的,比如75%的酒精,可作為手、皮膚的消毒,以及一些小物件表面擦拭消毒;另一類是含氯消毒劑,需要做好配比,用于擦拭課桌、拖地板等,也是要注意使用濃度與時間。
記者:隨著復工復產,跨省出差的人員增多。這些人員在預防和治療方面,需要備些什么藥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呢?
王新華:其實,出差帶藥和居家備藥原則是類似的,配備些疏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再帶些解熱止痛藥;出差飲食、作息不規律,除了患有基礎病要帶足相關治療藥物外,可同時帶些調理腸胃藥如藿香正氣丸,安眠藥、抗生素或年長者帶些丹參滴丸或硝酸甘油類以備不時之需。
關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預防,首先還是要注意個人防護,其次是要注意休息和飲食,使機體免疫力處于一個平衡狀態。中藥的預防作用,實際上是根據體質的偏頗,以中藥的偏勝來糾偏,一般采用疏風清熱祛濕或扶正健脾藥食同源中藥。
至于一般人群預防,則不主張人人都服同一張方,還是要根據體質辨識有針對性地調理,使機體免疫力保持平衡狀態,對預防感染或減輕感染后病情起一定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