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族“網絡達人”養成記
中新社怒江12月12日電 題:獨龍族“網絡達人”養成記
作者 熊佳欣
“這里是我的家鄉獨龍江鄉,歡迎大家來欣賞美景,體驗我們獨龍族的風俗文化。”冬日獨龍江,碧水宛如流動的翡翠,33歲的獨龍族小伙白忠平拍攝短視頻分享到新媒體平臺,他的賬號已累計收獲近50萬次點贊。
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位于滇藏交界處、中緬邊境,東西兩面被高黎貢山、擔當力卡山包夾,一度是中國最偏遠、最封閉、最貧困的鄉鎮之一,中國人口最少民族之一的獨龍族世代繁衍生息于此。
曾經的獨龍江鄉一年中有半年大雪封山,罕有人至。白忠平回憶,“童年時,通信要靠翻山越嶺,召集村民開會用‘放炮傳信’。”近年來,隨著公路隧道貫通、信息通信發展,進入數字時代的獨龍江已不再因高山深谷而“遺世獨立”。
2019年5月,獨龍江鄉成為云南首個開通5G網絡的鄉鎮。白忠平在名為“獨立松”的賬號發布了第一條短視頻。“獨龍族把家里排行老二的男孩叫‘都里’,”白忠平解釋賬號名的由來:“我喜歡獨立,喜歡雪壓不彎的松樹,像我們獨龍族一樣勇毅堅韌。”
視頻里,白忠平走過獨龍江上的原始獨木橋,徒手攀登懸崖放蜂箱、采蜂蜜,穿過亂石交疊的瀑布進山采藥,為草果除草直至秋季收獲,搬運木料、石棉瓦建造自家民宿,向文面女請教編織獨龍毯......他拍攝“秘境”獨龍江的生活日常,將舊俗與新事穿越崇山阻礙傳向大山之外。
“風景好美,一定要去看看!”“最近天氣如何?是否適合徒步?”“這蜂蜜太棒了,原生態!”大量網友的關注、點贊和評論,給了白忠平持續更新和提升作品的動力。從隨意取景拍攝到有計劃構思內容、翻譯字幕、加特效、補濾鏡;從單一的畫面記錄到現身講解……他呈現給“山外頭”的內容一天比一天更精致、豐富。
讓白忠平驚喜的是,越來越多人通過網絡了解、走進獨龍江,游客到獨龍江觀光聘請他作向導,特色農產品上線電商通過物流銷往全國各地,“網絡達人”事業為他帶來了天南海北的朋友和實實在在的收益。
白忠平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已收到200多單蜂蜜訂貨,銷售額超過2萬元人民幣,“草果、三七、羊肚菌......獨龍江的好東西太多了,單靠我一個人是賣不完的。”如今,電商、快遞、短視頻等新鮮事已融入獨龍族人的日常。今年5月,獨龍江鄉組織直播帶貨培訓,村民紛紛探索“網紅經濟”下的“互聯網+電商”新事業。
“古稀”文面女李文仕的女兒李玉花經過培訓,已經能熟練直播。直播鏡頭里,色彩絢麗的獨龍毯細密結實,像一道彩虹,在李文仕手里隨著梭子穿梭不斷延展,也順著網絡延伸到千里之外。“歡迎大家選購獨龍毯,分享我們獨龍族如彩虹般的幸福生活。”李玉花在直播中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