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新工具不斷涌現 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今年以來,債券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動作頻頻,發揮了積極作用。專家認為,未來,隨著債券市場長期制度安排不斷完善,債券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的作用將得到更好發揮。
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
今年以來,支持民營企業發債融資的舉措頻出。
5月,交易商協會攜手中債信用增進公司,設立并推出“中債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CSIPB)”,滬深證券交易所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標志著優化完善后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新出發”。
在上述舉措支持下,晶科科技、碧桂園集團、龍湖集團、新城控股等多家民營企業在信用保護工具護航下成功發債。
11月,交易商協會提出,繼續推進并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產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
近期,交易商協會已組織中債信用增進公司開展部分民營房企債券融資增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房地產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務融資工具2654.60億元,實現凈融資762億元;在滬深交易所發行的房地產行業債券規模逾2000億元。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最近,房地產金融政策“組合拳”重點發力供給側,尤其是“第二支箭”,重在緩解房地產企業流動性壓力,以進一步提振市場預期。
業內人士認為,民營企業發債融資支持范圍和規模的擴大,有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尤其有利于穩定和擴大民營企業融資。
推出新型債券工具
除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外,債券市場還推出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科創票據、轉型債、“專精特新”主題公司債券等多款新品種,為特定領域精準引入資金“活水”。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來,已有171只科創票據發行,發行規模總計2415.05億元;8只轉型債券發行,發行規模總計39.30億元;11只可持續掛鉤債券發行,發行規模135億元;65只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發行,發行規模總計721.40億元;20只低碳轉型公司債券和低碳轉型掛鉤債券發行,發行規模總計236億元。
新型債券工具有望進一步擴容。
人民銀行等八部門日前聯合印發《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支持試驗區內企業債券融資,并提出一系列創新債券產品。例如,創業投資基金類債券、長三角集合債券、雙創金融債券、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收益債券等。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聚攏各類科創融資產品形成合力,將有效加強債券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更好集聚債券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力量,發揮債券市場支持創新創業融資、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加強對實體經濟支持
普通債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也在加強。
一方面,新增專項債靠前發力。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地方政府債已發行7.26萬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4.0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表示,大規模發行新增專項債,重在保持政府投資規模穩中有增,切實發揮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重要托底、回穩作用,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更為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國債供給有序增加。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來已發行各類國債166只,發行規模合計8.25萬億元,同比增長36.71%。其中,7月、8月國債發行規模均超過1萬億元。
此外,人民銀行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口徑下的企業債券融資2.45萬億元,政府債券融資6.19萬億元。
東方金誠表示,今年以來,債券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債券市場長期制度安排不斷完善,債券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的作用將得到更好發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