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郊千年古鎮煥新彩 四團鎮打造先進制造核心承載區
中新網上海11月24日電 (記者 陳靜)位于上海南郊奉賢區最東部的四團鎮已整體被納入臨港新片區產城融合區,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特色產業的發展潛力進一步釋放。如今,這里正致力打造先進制造核心承載區,承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四團鎮黨委書記夏樹華24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奉賢區和臨港新片區雙重政策優勢疊加,今年1-9月,四團鎮汽車零部件企業逆勢上揚,實現工業產值44.4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1.22%,地方財政貢獻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夏樹華告訴記者,近年來,該鎮聚焦“未來空間”主導產業,主動出擊、精準“淘金”,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引進和布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企業,加速重大產業項目落地推進。迄今,一批汽車零部件制造龍頭企業已集聚于此,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園正在形成。“受益于各項利好政策的輻射帶動和溢出效應,四團‘未來空間’產業前景廣闊,大有希望、大有作為。”他信心滿滿。
在“行走的奉賢”街鎮主題日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四團自唐代成陸以來已有1000多年歷史,自古就是重要的商貿集散地,曬鹽業發達。鼎盛時期,“家家有灶、戶戶炊煙”,是著名“吳鹽”的重要產地。四團這個名字便源于青村鹽場第四團。
四團鎮的五四村緊鄰臨港新片區,正通過打造“三園”即:高新技術科創園、產業經濟總部園、宜業宜居新田園,推進臨港新片區生態商務區建設,努力形成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在五四村,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建的“國際氫能谷”項目總占地約1500畝,將打造為氫能源集成部件、燃料電池等項目集群。通過投入逾千億元資金,四團鎮將打造上、中、下游萬億產值的高端制造綜合新能源示范區,計劃5年內實現年產值105億元,并提供3萬個就業崗位。
作為千年古鎮,四團鎮的“食尚”底蘊歷史悠久。四團圓子、豆黃團、海棠糕等傳統美食吸引著四方賓客。一批“鄉廚”走街串戶,用土灶頭烹制出的,寓意幸福美滿的地道“老八樣”,其烹飪技藝已成功申報奉賢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曲酒釀造生產企業的神仙酒傳統釀造技藝成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悉,四團鎮還在積極探索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之路:圍繞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數字農業,積極探索農業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模式。夏樹華介紹,在打造農產品從種植源頭到銷售終端的全新產業鏈方面,景禾中央廚房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在探索立體養殖方式方面,新橋村“滬地龍立體種養試驗田”栽培的優質爭春甘藍成功入駐大型商超。“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引進上海綠立方農業科技公司,積極開展綠葉菜無土栽培試點示范,持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他說。
被納入臨港新片區后,四團鎮上下實施了很多大動作、大項目,對人才的渴求也越來越迫切。據了解,在上海的“五大新城”和臨港新片區,15所在滬“雙一流”建設高校可以享受直接落戶政策。對此,夏樹華直言,這對招引優秀年輕大學生前來創業就業有很大吸引力。四團鎮今年推出的鎮級儲備人才和大學生村官崗位,吸引了眾多外省市優秀畢業生報名,遠高于往年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