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鼓催開勝利花
黃海之濱,鐵流滾滾,黃沙漫卷,一場野外綜合訓練拉開帷幕。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全員全裝實戰化訓練在此展開。
該旅誕生于秋收起義,前身為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在90余年光輝征程中,一代代官兵鐵心向黨、赤膽忠誠,經歷千余場戰斗,立下赫赫戰功,凝結出以不畏強敵敢亮劍為主要內涵的“黃崖洞保衛戰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
歲月流轉,精神火炬愈燃愈旺。該旅堅持從戰史軍史中汲取紅色養分,把強軍文化建設作為提升部隊戰斗力的助推器。在練兵備戰的火熱氛圍里,該旅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不斷催生官兵拼搏沙場的激情活力。
一
“黃崖洞下有黃崖,桃花寨上無桃花。英雄魂魄千古在,戰鼓催開勝利花。”悠揚歌聲從幕布后響起,身著八路軍軍裝的演員沖進“戰場”。遠處崇山峻嶺間,一名小號手高舉軍號,吹響了勝利的號角……
近日,“我在戰旗下成長”系列情景劇《號角在沖鋒時吹響》在該旅上演。逼真的沖鋒場景、感人的戰斗故事,將官兵的思緒拉回到81年前的那場激烈戰斗。
1941年秋,該旅前身部隊奉命駐守山西黎城黃崖洞兵工廠。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官兵發揚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與敵激戰八晝夜。戰斗中,不到20歲的司號手崔振芳,一人據守工事,用手榴彈炸死數十個敵人;班長溫德勝,用最后一顆手榴彈和敵人同歸于盡……最終,他們殲敵千余人,成為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范。戰后,八路軍總部授予他們“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榮譽稱號。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該旅戰士徐志輝高擎“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榮譽戰旗通過天安門廣場,光榮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
“習主席在視察集團軍部隊時強調,要加強戰斗精神培育和戰斗作風訓練,傳承好紅色血脈。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該旅領導告訴筆者,他們始終把“傳承戰旗精神、爭當戰旗傳人”作為重頭工作抓建,引導官兵自覺爭當英雄傳人。他們開展“講述戰史故事、感悟戰旗精神,擔當強軍重任”文化活動,以多種形式講述戰旗背后的輝煌戰史,成為官兵學習黨史軍史、豐富業余生活、提振兵心士氣的重要途徑。
在該旅光榮歷史上,一大批響當當的戰斗英雄在硝煙中誕生、在戰火中叫響,留下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守護瓦窯堡》《我是一個兵》《戰斗在太行黃泥灣》……該旅從旅史中梳理出10余個戰斗故事,作為主題教育的豐富素材。這些故事展現官兵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和不畏強敵、迎難而上的戰斗精神,鼓舞新時代官兵自覺傳承先輩英雄氣概,積極投身練兵備戰。
去年9月,該旅遴選官兵前往黃崖洞戰場舊址,開展訪史尋根活動。站在黃崖洞烈士紀念碑前,宣傳科干事白云龍通過視頻連線全旅官兵,現地開展 “微黨課”:“鐵心向黨的忠誠信仰,激勵著勇士們舍生忘死、一往無前……”
二
每一個戰斗故事都是一座精神高地,每一名英烈都是一座精神豐碑。厚重光榮的戰史,是激勵年輕官兵在練兵場上血性拼搏的重要源泉。
“黃沙場上響軍號……”今年,在該旅駐訓機動階段,筆者跟隨官兵一同體驗車廂文化。上等兵趙云、臧渠成精心準備的快板表演《就為打勝仗》生動有趣,贏得官兵掌聲。趙云說:“機動前,旅里提前籌劃,組建‘戰斗文藝組’,組織文化骨干培訓,鼓勵我們選取旅史故事和機動途中經過的那些紅色景點的故事,編寫成微腳本、小劇本。”
筆者注意到,車廂里布置著一條條戰斗口號、一幅幅鮮艷紅旗,文化骨干準備的各項文化活動伴隨機動全程:旅史情景微課、紅歌演唱快閃、黨史快板精講……宣傳科干事劉騰輝告訴筆者:“這些節目突出‘戰味’,引導大家把老一輩的戰斗精神、吃苦精神發揚光大,為完成駐訓任務積攢力量。”
火熱演兵場是講述英雄故事的最佳舞臺。“向英雄號手崔振芳學習”“爭做殺敵模范李仕亮”“為了勝利,一往無前”……走進駐訓場,只見很多連隊都用該旅旅史中的英雄名字命名標兵風采錄、訓練龍虎榜,有的官兵主動把戰斗口號當作磨礪意志的座右銘。這期間,一場“戰旗傳人”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在訓練場展開。在先輩戰斗精神激勵下,官兵苦練殺敵本領,全力鉆研新裝備戰法訓法,練兵熱情更加高漲。
三
“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前不久,該旅組織“新時代戰旗傳人故事會”。中士徐志輝分享了自己參加國慶70周年閱兵的故事,贏得全場熱烈掌聲。
連日來,該旅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忠誠維護核心、矢志奮斗強軍”深化主題教育,在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故事會、宣講會。他們鼓勵官兵走上講臺,講述切身感悟和奮斗故事,立起了一批可學可信的先進典型,讓更多官兵從接地氣、冒熱氣的身邊故事中汲取敢打敢拼、催人奮進的力量。
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筆者點開該旅強軍網專題網頁,發現“我是戰旗傳人”板塊中,記錄該旅二等功臣童英杰兩次參加全軍比武獲得優異成績的漫畫《二等功臣是怎樣“煉”成的》、講述英雄指導員羅昊舍己救人的情景劇《誓言無聲》等內容的點擊量名列前茅。
不斷攻堅克難,是對先輩戰斗精神的最好傳承;書寫新時代英雄故事,離不開每一名官兵的奮勇拼搏。連長楊傲告訴筆者,去年某裝備列裝后,他們全連迎難而上,成功縮短該裝備形成戰斗力的周期,在年底被旅評為“戰旗傳人先進集體”。楊傲說出了大家的心聲:“想當英雄,就要不斷超越自我。‘戰旗傳人’,最不怕的就是挑戰和困難。”(解放軍報 徐哲文 本報特約記者 高駿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