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與臺灣師生“云端”領略中醫藥文化魅力
中新網貴陽11月13日電 (周燕玲)“透過屏幕不僅看到苗族醫藥的魅力,還了解到中醫古籍修復的傳統技藝,讓我更加堅定在中醫藥這條道路上勇毅前行?!本妥x于南京中醫藥大學的臺灣學生葉姿妤告訴中新社記者,這次活動不僅搭建了一個深入認識中醫藥的文化平臺,更拉近了臺灣與貴州師生們的交流互通。
2022黔臺師生中醫藥文化交流活動13日圓滿結束。為期2天的時間里,5所高校的臺灣師生“云端”參觀了貴州中醫藥大學的苗醫藥博物館、民族醫藥種植大棚,探訪中醫古籍修復、聆聽專家講解“祖同宗、食同味、藥同源”的中醫藥課程。
來自成都中醫藥大學的臺灣學生李煒智,因為對傳統中醫有著濃厚興趣,所以選擇來到成都學習中醫學。交流活動期間,專家介紹“藥食同源”時,讓他想起了在臺灣時的飲食習慣,“其實‘藥食同源’一直應用在生活當中,只是一直沒有聯想到中醫中藥,比如臺灣小吃豬血糕,是用豬血與糯米制作而成,豬血具有補血養心等功效,糯米則具有暖脾胃、補中益氣等功效?!?/p>
在“聯說中國醫學史”的課程講解中,專家以對聯的方式講述中國文化和中國醫學史,讓臺灣學生從另一個角度領略了中醫文化魅力,“這樣的講課方式讓人倍感驚喜,沒想到歷史也可以講得如此有趣又有文化涵養?!崩顭樦钦f。
交流活動期間,除貴州中醫藥大學的專家講解“道地藥材的傳承與創新”“貴州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等課程外,來自臺灣高校的教授也在線上分享了臺灣民族醫藥的發展及特色,讓臺灣和貴州的師生們對貴州苗醫藥和臺灣民族醫藥的發展,有了更多了解和認識。
在湖南中醫藥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的臺灣學生朱智顯看來,中醫藥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不僅對養生、治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有很好的效用,在國外也深受關注和喜愛,“同根同源,身為中醫人愿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醫文化窮盡畢生?!?/p>
貴州作為中藥材資源大省,素有“夜郎無閑草、黔地多靈藥”的美譽,是中國四大中藥材產地之一。參與此次交流活動的不少臺灣學生們表示,以后有機會將會來貴州走一走,感受“道地黔藥”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