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發布時間:2022-10-09 10:53: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張曉凌

        金縷玉衣、錯金銀博山爐、銅車馬儀仗俑……2014年10月,在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辦的“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上,來自中國27家博物館的153組珍貴文物吸引大批外國觀眾駐足觀賞。此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名館、名家、名作——紀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上,來自法國盧浮宮、奧賽、蓬皮杜、凡爾賽、畢加索等五大博物館的10幅傳世油畫精品,同樣受到了中國觀眾的喜愛。這兩個藝術展,是10年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蓬勃發展的時代見證。

        10年來,美術工作者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國美術走出國門,用畫筆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通過豐富多彩的創作與活動,促進我國同各國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激發創新活力

        規模恢弘的中國石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古絲綢之路盛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絲綢之路主題美術創作迎來高潮,接力展開新一輪中外文化交流互鑒,譜寫“一帶一路”建設華章。

        2015年,中國國家畫院組織實施了“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來自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上百名藝術家,不間斷地深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考察、寫生,歷時5年,用畫筆形象詮釋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透過這些作品,觀眾不僅可以看到不同國家物產、技術交流帶來的經濟繁榮,還可以領略不同國家的藝術不斷融通的文化景觀,更可以切身感受“一帶一路”倡議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積極作用。

        此外,配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主場外交和國際經貿盛會,“一帶一路”國際版畫交流項目、“共同的家園——‘一帶一路’國家美術作品展”等陸續舉辦,極大豐富了“一帶一路”美術創作成果。特別是隨著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藝術創作的觸角也隨之延展。“‘一帶一路’與中國鐵建——第十八屆大路畫展”便以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展開了互聯互通的美好畫卷。

        一系列美術工程和交流項目,激發了絲綢之路主題創作活力,更打開了美術工作者的創作視野,深化了其對歷史與現實關系的思考。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全國美展等主題創作和展覽中,《笑迎五洲客》《為了和平》《我們一起面對——援非抗擊埃博拉》等作品引人關注,形象詮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新時代中國聯通世界、實現共同發展的愿景躍然紙上。

        國家級文化活動的舉辦,讓中外文化交流愈發深入,以藝通心的作用愈加凸顯。2016年啟動的“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已成為國家級對外文化藝術交流的盛會,作為其中重要部分的展覽展會,匯聚中外傳統與現代藝術精品,使文明對話在“互鑒共進”中遠播。開放之路上,中國還打造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一批大型文化節會;絲綢之路博物館聯盟、美術館聯盟相繼成立,已發展國內外成員單位500余個。

        豐富多彩的美術作品與藝術活動,既折射出“合作共贏”的萬千氣象,又擴大了中外文化交流格局,增進了各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來。在助力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的過程中,中外藝術語言交融共生,為中國當代美術繁榮發展注入生機活力。

        共享文化成果

        憨態可掬的十二生肖、喜慶紅火的燈籠爆竹、生動傳神的戲曲人物……2018年在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展出的“風雅藝趣——中國人的生活·智慧·藝術”展覽上,58件北京畫院典藏繪畫作品,配合文房器物,共同呈現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與美學精神,吸引外國觀眾細細品讀。這也是中國積極與世界人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縮影。近年來,對外展覽創新策展模式,實現地域突破,文物、美術作品、非遺等日益成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金名片”。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格局,在展覽與美術作品中得到生動呈現。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系列文化活動之一,“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以“多元文明并置,古今文明相通”為主線,匯聚來自49個國家的400多件珍貴文物,展示亞洲歷史悠久、文化融合、多元共生的文明特征;“大道融通——亞洲藝術作品展”,則通過41個國家120名藝術家創作的130件美術作品,展現各國多彩的藝術面貌。張煜創作的中國畫《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便是對這一文明之約的藝術注腳。作品以大會主會場為背景,通過各國參會代表和中外記者交談、采訪、直播、品鑒文物等不同場景的組合,以及明麗的色彩烘托,營造出熱烈的會場氣氛,反映了共賞多元文化之美、共謀文明交流互鑒之道的盛況。

        春節文化是各國人民了解中國的窗口。年均在130余個國家舉辦約2000場活動的“歡樂春節”,早已成為我國與世界人民共享歡樂、共敘友好的重要橋梁。特別是系列藝術展的加入,以及2015年起由中央美術學院承辦的“歡樂春節·藝術中國匯”系列活動,以視覺藝術與創意設計為主要媒介,增進中外文化的溝通、對話與理解,傳達共同繁榮發展的美好愿景。何家英、張見等人創作的中國畫《歡樂春節》,便以三聯畫的形式,描繪了舞獅、放鞭炮、劃旱船、包餃子等傳統節俗,全景式展現了同慶中國農歷新春的情景,體現出春節所蘊含的“和”文化彌足珍貴的時代價值。

        越來越多中國當代美術作品“走出去”,展現國家發展的旺盛活力。全國美展獲獎作品進行國際巡展,讓外國觀眾看到了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中國畫、書法、漆藝、園林藝術等在國外產生廣泛影響。中外交流促使中國藝術不斷進行著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中華文化,促進中外友誼,讓“走出去”的中國故事更加精彩。

        彰顯藝術主張

        世界藝壇異彩紛呈,中國美術積極參與世界對話、彰顯中國藝術主張。

        在國際舞臺,中國美術通過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國家館等平臺展現新風采。近些年,中國國家館策展人以新技術、新理念激活中國藝術傳統的現代表達,以更加包容、開放的姿態展開藝術與時代、藝術與大眾的互動。比如,今年舉辦的第五十九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的展覽上,以數字化技術、虛擬技術和人工智能為技術引領的作品,展現了東方氣韻與前沿科技的巧妙融合,以及中國藝術家對現實與未來的思考。

        在北京,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業已成為國際上參展國家最多的美術交流平臺,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品牌。歷經9屆發展,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累計吸引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0名藝術家參展。從“創新:當代性與地域性”“生態與家園”到“多彩世界與共同命運”等,每屆雙年展的主題都強調凸顯現實的針對性與全球的關聯性,以歷史的、現實的、世界的三個維度,傳播構建和諧世界的理念。像今年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便以“生命之光”為主題,向世界傳遞抗疫精神與奧運精神,為人們帶去拼搏的勇氣、團結的力量和未來的希望。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贏得世界贊譽。在建筑設計類國際大獎評選中,一批中國建筑師嶄露頭角。在國際設計大獎中,中國設計產品占比逐年攀升。中國創立的創意設計獎項,如“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紅星獎”等,既凸顯本土價值,也吸引眾多國外優秀設計師相聚在中國。

        豐碩成果表明,在“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當代抒寫中,藝術成為中國聯通世界的紐帶,在積極促進人文交流中輝映未來。

        (作者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区12p| 性欧美xxxx|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韩国公和熄三级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情趣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 疯狂三人交性欧美|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 aisaobi| 手机小视频在线观看| 么公又大又硬又粗又爽视频| 污污小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私人影院免费体验区| 黑人巨鞭大战洋妞|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丁香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图片 | 日本精高清区一|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手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片|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一区| 少妇丰满爆乳被呻吟进入|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热re99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在线|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国产妇女乱一性一交| bt自拍另类综合欧美| 撞击着云韵的肉臀|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冬日恋歌国语版20集中文版|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97|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色88|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美女动作一级毛片|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