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北京待客689.3萬人次 延慶密云懷柔游客接待量居前三
國慶假期北京待客689.3萬人次
延慶、密云、懷柔游客接待量位居前三 兩千余名無72小時核酸證明人員被謝絕游園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2022年國慶假日期間,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689.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65.4億元。其中,鄉村游累計接待游客398.3萬人次,同比增長4.4%,按可比口徑比2020年增長47.1%。延慶、密云、懷柔三區的游客接待量位居全市前三位。
十一假期,全市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區(地區)是:王府井135萬人次;南鑼鼓巷59.8萬人次;北京藍色港灣49.3萬人次;前門大街景區43.8萬人次;樂多港假日廣場42.8萬人次;奧林匹克森林公園39萬人次;北京首創奧萊休閑驛站景區36.8萬人次;中糧·祥云小鎮32.9萬人次;天壇公園30.1萬人次;北京歡樂谷28萬人次。
有氧騎游、徒步游成新熱點
國慶節期間,本市紅色主題游升溫明顯,觀看升國旗儀式、參觀紅色主題展覽、游覽紅色旅游景區等成為市民和游客假日出游重要活動。有序觀看升國旗儀式,參觀黨史紀念館、新中國主題成就展等紅色主題展覽等受到市民和游客好評。10月1日,近22萬群眾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創歷史新高。假期里,在香山革命紀念館,近萬市民和游客重溫“進京趕考”的故事;在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青少年群體成為參觀主力;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超過3萬人趕來參觀。
今年國慶假期,北京鄉村游十分火爆。10月1日至7日,北京鄉村游累計接待游客398.3萬人次,同比增長4.4%,按可比口徑比2020年增長47.1%;營業收入60480.7萬元,同比增長12.1%,按可比口徑比2020年增長1倍。游客接待量前三位的是:延慶區126萬人次,密云區115.2萬人次,懷柔區88.9萬人次。在京郊,綠色有氧騎游、徒步游成為新熱點。以延慶為例,5.3萬游客有氧騎游媯川線,日均騎游游客較今年中秋節增長468%。
國慶節期間,相對于城區的住宿接待場所,更多戶外開放的獨棟式、包院式精品鄉村民宿成為鄉村旅游的重要去處,一些有條件支持戶外騎行、露營度假、農業采摘休閑以及有景區景點線路支撐的特色山區村鎮更受歡迎。據統計,全市鄉村民宿經營客房保持在1.1萬間的水平,假期平均入住率達81%以上,延慶、密云、懷柔等區接待人數排名前三,成為市民節日熱門“打卡地”,過去只住1晚的常態正在逐漸向入住2晚、3晚轉變。
線下演出場次同比增三成
今年國慶,大多數市民群眾選擇在京過節,出游半徑明顯縮短,受到2日小雨、3日寒潮等天氣影響,騎行漫步、品讀城市、文化休閑等“小而精”的出游方式成為民眾選擇,王府井、樂多港、首創奧萊休閑驛站、中糧·祥云小鎮、南鑼鼓巷、藍色港灣等娛樂、購物、休閑綜合體成為全市接待游客的熱點地區。在王府井步行街地區,與平日消費人口占街區總客流80%相比,國慶假期消費人口大幅提升,占比95.75%;與平日本地人口占街區總客流80%相比,國慶假期,本地人口下降至73.1%;25至44歲年輕客群依然是街區主力消費人群,占比62%。
國慶節假期,全市共舉辦線下演出1258場,觀眾27.4萬人次,票房收入4246.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0.2%、17.1%、9.5%。傳統戲曲展演吸引戲迷前往梅蘭芳大劇院、長安大戲院、吉祥大戲院觀演消費。小劇場上演的話劇、兒童劇、音樂劇成為年輕父母、戲劇發燒友的“好去處”。此外,各區的主題文化活動、群眾文化活動、文圖兩館服務各具特色,精彩紛呈,全市共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662項1654場,參與市民群眾578萬人次,讓市民群眾過好“有文化味兒”的國慶假期。
幫助18萬人代查健康碼
北青報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及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國慶7天假期以來,市屬公園共接待游客205.11萬人次,游客接待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天壇公園、北京動物園、頤和園。
據悉,國慶假期期間,市公園管理中心推出“國慶賞花、國慶看展、國慶紅色游、國慶科普游及重陽有禮”五大板塊36項線上線下文化活動,市民游客在公園里賞花壇、觀花展、看展覽、游花海,參與科普互動,聆聽紅色故事,感受傳統文化,抒發祝福祖國情懷。
據統計,國慶期間,市屬公園每天的瞬時客流量和總游客量均嚴格控制在75%限流比例以下,各公園嚴格執行“限量、預約、錯峰”、測溫掃碼、查驗核酸陰性證明等防疫措施,共謝絕2000余名無72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人員入園,幫助18萬人代查健康碼,為市民游客安全健康游覽提供了服務保障。
國慶假期雖已結束,但市屬公園里的精彩還在繼續,各公園的主題花壇將持續展擺到10月下旬,國家植物園(北園)總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菊花展也將持續到10月底,北海公園“菊燦沁香”菊花展將在10月下旬開展。此外,頤和園博物館《園說Ⅳ——這片山水這片園》、中國園林博物館《物上山水》、景山公園《紫禁之巔 天高地迥古都園林繪畫展》、北海公園《百年瞬影 北海老照片展》、北京動物園《第57屆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獲獎作品巡展》、紫竹院公園《京城舊影主題系列展覽》《中國文人的雅玩講究》等展覽仍將持續舉辦。 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王斌
相關新聞
52個重點商圈客流超3190萬人次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市商務局了解到,今年國慶假期,本市各級商務部門和商業服務業企業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市場供應,糧油、蔬果、豬肉等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價格平穩。假日期間,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業態百家企業實現銷售額78.4億元,同比增長5.4%。全市52個重點商圈客流量3192.2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95.1%。
國慶期間,商業企業除了堅持做好掃碼測溫、查驗核酸陰性證明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嚴防冷鏈物流、人員聚集等帶來的防控風險,同時多措并舉保障供應,農產品批發市場繼續執行免除進場交易費政策至10月31日,加強產銷對接,提高運銷大戶積極性,蔬菜、水果等貨源供應充足。
物美、超市發等連鎖超市和京東、美團等生鮮電商企業按日常2倍以上規模加大外埠基地蔬菜直采量,按日銷量的1.5-2倍保持庫存,加大配貨頻次,保障市民采購需求。
隨著多個區域攜手,綻放出消費活力。朝陽區“潮朝陽”看展逛店騎行樂享假期,順義區“品順義 樂生活”商文旅花樣升級一站式消費體驗,房山區“國慶有禮 樂在房山”匯集餐飲、零售、展覽多業態,營造濃厚節日煙火氣,西城區、平谷區、門頭溝區、經開區千萬消費券實在惠民。三里屯太古里“潮玩咖啡節”、方莊時代LIFE露營party、中糧·祥云小鎮戶外藝術季、頤堤港靈感煥新藝術展等多元主題釋放消費新活力。假日期間,監測的百貨購物中心銷售額與去年基本持平。
國慶期間,北京瀛海環宇坊填補大興區南部商業空白,豐臺麗澤天地“17 STATION”“24小時不夜生活區”兩大主題街提升麗澤消費能級,朝陽北投購物公園傳承雙奧基因打造潮玩聚集地,倉儲會員店fudi(福地)第三家門店朝陽北路店開業,線上配送范圍擴增至1.5倍達到5公里,各個商業新地標集中亮相豐富消費供給。
在首店品牌方面,龍湖亦莊天街聚集300余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北京首店、本土品牌京南首店,凱德MALL·望京二期落地多家首店和最新形象店,西單大悅城高達基地華北首家快閃店全系產品限量發售,首鋼園麥當勞全國首家“零碳餐廳”傳遞綠色低碳生活理念。
此外,國風元素聚集引領消費風尚。城市副中心大運河畔上演“國潮-2022運河文化時尚大賞”,展示大運河歷史之幽和當代之美。豐科萬達廣場推出國潮音樂、國慶匯演等,合生麒麟新天地、首創奧萊開展愛國詩歌朗誦會、紅歌聯唱等演出,西鐵營萬達廣場“京劇國潮范”演繹經典片段,房山綠地繽紛城國學視頻、國潮閱讀等帶動節日消費持續升溫。假日期間,祥云商圈、門頭溝南部商圈和今鼎時代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別增長15.3%、12.8%、9.2%。
2022味道北京美食節聯動千余家優質餐飲送出專屬優惠,西城區“老字號餐飲文化節”、通州區“舌尖盛宴 食在通州”推廣美食文化。故宮攜手全聚德打造北京首家“宮囍龍鳳呈祥”主題餐廳,美食融入傳統文化;烤肉宛迷你炙子烤肉提供戶外美味選擇,烤肉季醬牛肉、砂鍋居醬肉等外賣美食熱銷,護國寺小吃禮盒單日銷量超4000盒。假日期間,監測的餐飲企業收入與去年同期持平。
文/本報記者 李佳
攝影/本報記者 付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