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景氣指數增長12.9% 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日益凸顯
中新社上海9月27日電 (李秋瑩 許婧)金融市場持續活躍、金融機構加速聚集、金融生態更加優化……27日發布的上海金融景氣指數報告(第十六期)顯示,最新一期上海金融景氣指數為5560.27點,同比增長12.9%,增速較上一期(5.6%)大幅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日益凸顯。
上海金融景氣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社和上海金融業聯合會聯合編制,至今已連續發布十六期。指數從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人才、金融國際化、金融創新、金融生態環境六個維度出發,全面準確衡量上海金融業發展狀況。
指數報告顯示,上海金融景氣指數自2006年以來的復合增長率達到12.1%,高于上海市GDP復合增速(9.8%)2.3個百分點,保持穩健上升的發展態勢。
數據表明,2021年上海金融業增加值達到7973.25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全市經濟總量的18.5%,占全國金融業增加值的8.7%,居各城市之首。同時,金融市場交易額、融資額等核心指標已追平甚至趕超紐約、倫敦等老牌金融中心,金融開放樞紐門戶地位獲得國際認可。
上海聚集的持牌金融機構達1707家,金融機構總數逾萬家,已成為中外金融機構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上海也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有志英才,截至2021年底,上海金融從業人員達50萬人,高層次金融人才數量以及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
上海全球資管中心建設也取得了可喜成績,資產管理規模約占全國四分之一,國內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外資控股券商、外資控股合資理財公司相繼開業,上海成為國內外高能級金融機構不約而同的選擇。
金融創新的活力在申城競相迸發。2021年,上海加快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推進金融科技關鍵技術研發,提升金融科技應用水平,“科創助力貸”、科技保險項目等創新產品和服務相繼問世,領軍型金融科技公司紛至沓來,數字人民幣試點穩步實施。
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市人民幣跨境收支總額達到17.98萬億元,占全國總量近五成,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自貿區金融創新先行先試碩果累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輻射力、帶動力和影響力與日俱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昆明、天津均現同一單位聚集性疫情 寧夏本輪感染者近800例
- 專訪中阮演奏家馮滿天:與天地對話 用音樂說“哇”
- 【二十大代表風采】唐笑宇:鋼爐臺上“煉”出的世界冠軍
- 【二十大代表風采】“大山的女兒”劉桂珍:堅守一生 奉獻是福
-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人肉打印機”:43年用畫筆“復活”730余種動物
- 安徽自貿試驗區兩年探索形成逾百項創新案例 17項為全國首創
- 第五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決賽首局 王晨星中盤告負
- 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學者建言能源央企“雙碳”行動科學性
- 上海金融景氣指數增長12.9% 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更高能級
- 中蒙俄智庫國際論壇2022年會舉辦 專家熱議能源、跨境電商、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