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使命坐標系上——“藍天”與“跑道”的對話

      作者:段宴兵 發布時間:2022-09-05 15:28:00來源: 解放軍報

        這是一個關于“藍天”與“跑道”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戰友。他們一個是飛行員、一個是跑道養護員,都在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所在戰位上創下服役時間最長的紀錄。崗位不同、專業不同,他們有著各自的使命坐標系:藍天與跑道。但為了戰鷹翱翔藍天,他們又有著相同的使命追求:100%的任務完成率、保障完好率。

        贏得這個數據并不容易,無論付出汗水還是收獲成績,100%都非一個相對而是絕對的數值。對奮斗者來說,100%是一個目標,贏得100%是一種榮耀。奮斗強軍的時代,100%是他們砥礪的見證,是他們軍旅征途中的一座里程碑。

        駕駛戰鷹翱翔藍天34年,特級飛行員林忠恩安全飛行6000多小時,任務完成率100%。問他有啥秘訣?他說:“把每一次飛行,都當成人生中的第一次起飛。”他帶飛的“徒弟”說:“升空就是作戰,‘師傅’對每一個人、每一個細節的要求都是零誤差。”

        擔負場站地面保障人員28年,一級軍士長馬明龍的保障完好率始終保持在100%。飛行員們說:“有馬班長在,我們飛得放心。”從機械員轉崗為跑道養護員,他維護的裝備極少返廠維修;每次廠家定檢,他保養的零件“宛若新生”;他自主創新的跑道修補法,被寫進專業教材之中。

        一件平凡事,做到極致就不平凡;一個普通崗位,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就不普通。兩位老兵,一個逐夢藍天,一個守護跑道,崗位專業不盡相同,肩負的職責使命卻高度一致。一路走來,二人彼此鼓勵,相互促進。從天空到地面,從臺前到幕后,他們用行動踐行使命,也成為令“后浪”們敬佩、追慕的行家里手。

        今天在座座軍營,像他們一樣恪盡職守的老兵還有很多。鋪著厚繭的雙手,爬滿皺紋的面龐,他們是強軍戰位上的螺絲釘。經過風雨洗禮、任務淬火,老兵自有老兵的追求:100%,是他們對于使命價值的理解與踐行。

        ——編 者

        可能連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活成了別人眼中的一道光

        太陽掙脫遠山的束縛,一躍而升。登上戰鷹,伴隨著朝陽,林忠恩即將迎來新任務。

        每一次任務,都是挑戰。天氣寒涼,根據操作規程,林忠恩把風擋玻璃加溫電門打開,看著玻璃上的霧氣消散,等待著塔臺的指令。

        “開車!”戰鷹飛向藍天。跑道一側,馬明龍默默目送戰鷹起飛。對于一名航空地勤兵來說,這種默默地目送,是職業習慣,更有一種特殊的儀式感。

        那一年,馬明龍接到命令,從機械員轉崗為跑道養護員。“在海軍航空兵部隊當兵,誰不想離戰鷹更近一些。”雖然工作依舊勤勤懇懇,但他從此埋下了一個“心結”。

        三萬英尺之上,戰鷹正在爬升。林忠恩突然發現,飛機前風擋玻璃出現裂紋,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爬”向其他區域。“請求返航!”意識到情況危險,林忠恩當即向塔臺報告。

        前風擋玻璃碎裂,是危險系數較大的險情。即使微小的裂紋,也可能導致整塊前擋風玻璃脫落,如果飛行員處置不當,還有可能造成駕駛艙爆炸性減壓……塔臺指揮員毫不遲疑地下達返航指令。

        作為維修養護人員,馬明龍也得到了飛機返航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莫不是剛檢查跑道時走神兒了,有遺漏的石子吸進了發動機?”越想越后怕,馬明龍三步并作兩步奔向機場。他一邊跑、一邊注視著戰鷹降落的飛行姿態。

        布滿裂紋的前風擋玻璃,讓林忠恩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跑道。他只能透過左右舷窗,來對正跑道。放下起落架、收油門……憑著積累的飛行經驗,他小心操控飛機穩穩落地。

        “這個飛行員是誰?技術不一般!”飛機降落的一幕,讓馬明龍悄悄注意起了這位“藝高人膽大”的飛行員。與此同時,他也從機務戰友口中得知,此次返航是飛機前風擋玻璃加溫膜故障造成的。

        飛行任務中,險情隨時可能出現,戰鷹每一次起飛降落,飛行中的每一種姿態,都是對飛行員技術能力、應急能力、心理狀態的考驗。

        那時,林忠恩還是一位剛剛嶄露頭角的飛行員。在此之前,他也曾遇到過和馬明龍一樣的選擇——正當自己駕馭某型戰機漸入佳境的時候,忽然接到改裝某新機型的命令,這也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即將完成的機長資格認證,從零學起。

        走下飛機,林忠恩的飛行服在陽光照射下反射著光芒,那光芒仿佛也驅散了籠罩在馬明龍心頭的陰霾。面對新專業,馬明龍告訴自己,要像林忠恩一樣成為某個領域行家里手。

        馬明龍從場站唯一一輛吹雪車“入手”,從除銹刷漆開始,憑借在機械員崗位上積累的技術本領,他撲下身子鉆研起來。不久,他研發改良的新型吹雪車在場站亮相。

        “我就說嘛!是金子總會發光,任何崗位都不會埋沒了你的光芒。”戰友們對馬明龍刮目相看。但大家并不知道他心底藏著的“秘密”——這份光芒,迸發自一次偶然的相遇,迸發自一個戰友對另一個戰友“無聲的鼓勵”。

        從今天起,你叫我“老林”,我叫你“老馬”

        深秋時節,風雪說來就來。跑道上,吹雪車一刻也不停歇。擔負著吹雪車的操控任務,馬明龍的心里只有一個信念——確保戰鷹順利起降。

        這種吹雪車屬于特種裝備,操縱手需要具備一定技術:根據地面積雪厚度,適時調整發動機輸出功率,保證最佳除雪效果;還要具備維修和保養這個“大塊頭”的本領。

        “聽說您之前飛的機型,裝配的是某型渦噴發動機,我有些問題想向您請教……”為了解更多技術維護知識,一次,馬明龍敲開了林忠恩宿舍的門。

        “要學懂弄通渦噴發動機,還真要下點功夫。”得知馬明龍“拜師”的目的,林忠恩笑著說:“咱倆年齡相仿,‘拜師’可不敢當。從今天起,你叫我‘老林’,我叫你‘老馬’。”

        不知多少次挑燈夜戰,在“老林”的引導下,“老馬”最終摸透了該型吹雪車發動機的性能。

        又一場大雪不期而至。馬明龍主動找到連隊主官:“這雪一時半會兒停不了,為了保障飛行任務,我帶隊去跑道清理積雪……”

        頂風冒雪,吹雪車發動機發出異響,凌晨時分接班的馬明龍,在操縱吹雪車時敏銳捕捉到其發動機內部的“細微異常”。他一邊操控裝備,一邊小心拉動油門線,隨時調整發動機狀態……

        氣溫驟降,機場跑道上,吹雪車來回奔波。馬明龍因為不停調試油門線,雙手凍得失去了知覺。

        “真是創造了奇跡啊,跑道完全符合飛行起降條件!”

        清晨,飛機進場的命令傳來,看著窗外被雪壓彎的樹枝,戰友們紛紛贊嘆著馬班長一夜沒睡堅守跑道的“戰果”。

        飛行準備會上,林忠恩看著窗外滑行的戰機,心中也不禁為“老馬”暗暗叫好。

        此時的林忠恩,也正在啃硬骨頭。改裝某型飛機,飛行技術優秀的他怎么也沒想到,一次模擬飛行訓練竟會成為飛行事業上的“絆馬索”。

        某型飛機模擬器上,訓練已接近尾聲。此刻林忠恩已建立好航線,準備把飛機拉平降落。突然,語音提示:飛機出現某種特情。

        接著,“飛機”出現劇烈抖動,飛行高度急劇下降。林忠恩下意識地拉了一下操縱桿,“飛機”卻抖動得更厲害了。“不好,飛機失速!”只聽“咣”的一聲,“飛機”重重摔在了跑道上。

        險情來得太突然。坐在模擬器上,林忠恩有點蒙。

        “怎樣預判這種特情?特情出現持續多久?如何處置特情?”在和其他飛行員充分交流后,得知這一特情并非偶發,林忠恩下定決心,要把對該特情的處置,當成自己的攻關課題。

        把問題解決在真正的戰斗打響之前。潛心鉆研,讓“絆馬索”變為新的“起跑線”。如今,林忠恩圍繞這一課題探索出多項成果,不僅在核心學術期刊發表,更在實踐中為飛行員處置特情提供了有力支撐。

        部隊越離不開我們,越是我們的失敗;部隊離得開我們,才是我們的成功

        “75%的飛行事故都是人為原因導致……”每年,團里都有新飛行員加入,已是飛行技術檢查主任的林忠恩,一定會為年輕戰友上一堂教育課,“安全意識松懈,飛行技術再好也等于零。”

        林忠恩給記者講起他的一次經歷。那次在倉庫整理物資,角落中堆砌的一摞《飛行筆記》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是幾年前團里幾位飛行員的飛行安全問題分析記錄。拿起其中一本隨意翻開,不少記錄要點都讓他有一種“吃一塹長一智”的感覺。

        林忠恩如獲珍寶。一個“為飛行技術積累資料”的想法,也在腦海冒出來。從那以后,一有時間,林忠恩就會將自己積累的飛行要點,敲入筆記本電腦中。

        飛行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經驗的積累,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精神的傳承。

        這一年,馬明龍發現,修補好的跑道在經過一定次數的飛機起降后,常常出現“松動”跡象。

        是材料有問題,還是工藝有缺陷?馬明龍干脆在跑道上開辟了一塊“試驗田”。

        一次,馬明龍在修補完一處破損后,又切了另一塊材料重新填補——不同以往的是,他把切刀向左傾斜了幾度。翌日,馬明龍一大早就來到跑道旁。看著已經凝固的水泥,他便讓“徒弟”開著吹雪車,測試路面的牢固程度。

        馬明龍趴在地上,緊緊盯著路面。吹雪車駛過的瞬間,他看到,第一塊路面顫動了,第二處修補卻紋絲未動。

        “成功了!”馬明龍激動地一躍而起。他飛奔向工具間,拿起修補工具再次進行試驗。

        第二次,第三次……相同的測試結果印證了馬明龍內心的答案。“改變切刀傾斜角度,便可以讓填補材料具有更好的‘抓地力’”。后來,戰友們將他發明創新的跑道修補法,稱之為“斜式切割法”。

        北方冬季的地面有凍層,路面水泥脆化,跑道容易受損。針對這一問題,“徒弟”們有樣學樣,紛紛開動腦筋。他們受北方冬季室內普遍供暖的啟發,向馬明龍提出建議:

        “要是能在空曠的跑道上,建立一個溫度適宜的小環境——類似于一個‘移動中的暖氣房’,冬季跑道修補溫度低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

        “徒弟”們的奇思妙想,讓馬明龍既興奮又欣慰。說干就干,經過反復實驗,他們終于大功告成,創新出“鳥巢狀加溫修補法”,一舉攻克了這一困擾部隊多年的保障難題。

        直身為人梯,俯身為人橋。無論是林忠恩所在的飛行員隊伍,還是馬明龍所在的地勤人員行列,“后浪”競相涌現。“老林”“老馬”碰到一起,常常由衷發出感嘆:部隊越離不開我們,越是我們的失敗;反之,部隊離得開我們,才是我們的成功。

        哪有什么天生優秀,背后是日復一日的堅守,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熱愛

        “把每一次飛行,都當成人生中的第一次起飛。”這是林忠恩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一次,團里突然接到長航時轉場多地的保障任務,問他有沒有困難。“關鍵時刻拉得出去,這才是最考驗擔當的時候!”那天,林忠恩和兩名飛行員從早飛到晚,從祖國的北疆飛到南疆,歷經多次轉場,任務一直持續到深夜。

        聽聞林忠恩執行長航時轉場保障任務,馬明龍一直在外場守候,直到看見林忠恩駕駛的戰鷹,平安降落在跑道上。

        “任務圓滿完成,再累都值得。”回到塔臺,林忠恩和馬明龍見面寒暄,像往常一樣,他們給對方送上一句暖心鼓勵。

        34年,林忠恩安全飛行6000多小時,任務完成率100%。28年,馬明龍負責的裝備和維護的跑道完好率始終保持在100%。

        哪有什么天生的優秀,100%的背后是兩人日復一日的堅守,而這一切都源自他們對飛行事業的熱愛。

        一次表彰大會上,部隊領導說:正是有了許許多多的“林忠恩”和“馬明龍”,我們才有喊出“全時備戰、全域抵達”的底氣。

        那天,“藍天”和“跑道”一同站在領獎臺上接受榮譽。

        一個說,起降在“老馬”維護的跑道上,我們放心。

        另一個說,祖國的海天有“老林”們守衛,我們也放心。

        幾天前,場務連配備了全新的吹雪車。一次試車時,馬明龍的“徒弟”、下士劉旭操作不熟練,給吹雪車發動機電池充電時,沒關上發電機風門,導致發動機抖動得厲害。馬明龍心疼壞了,親自做示范:吹雪車是我們的“戰友”,一定要愛惜。

        當90后、00后懷揣著軍旅夢想,走進部隊,林忠恩和馬明龍兩位“老兵”,依然堅守在戰位上。

        他們說——如今各類裝備,設計越來越智能化,效率越來越高。他們還說——趕上了好時代,一定要把自己積累的技術、經驗傳給新戰友。

        進跑道、加油門、修正側風……林忠恩駕駛飛機又一次駛向藍天。

        又忙碌了一夜,完成了跑道修補作業,馬明龍安心地轉身,走進一片霞光里。那背影,挺拔極了。

        (王希 本報特約通訊員 段宴兵)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艳妇之性事高h| 全彩本子acg里番本子| 哆啦a梦エロ本| 亚洲自拍欧美综合|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国产高清小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8| 激情偷乱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极品色αv影院| 成人动漫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视频一二三|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一道本不卡视频|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翁虹三级在线伦理电影| 欧美精品videosex极品|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大竹一重足舐男未删减版|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与黑人| 日本xxxx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网址 | 羞羞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换爱交换乱理伦片免费| 我要看a级毛片|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网站 | 人妻av综合天堂一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专区免费| 成年18网站免费视频网站| 尤物久久99热国产综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免费看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