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調查中國銀行業:將進入追求高質量、數字化的轉型發展“跋涉期”
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 (劉一 張素)日前進行的一項調查,總計對200家上市及非上市商業銀行2021年度的業績表現和關鍵指標進行了統計整理,并形成一份報告。報告稱,在新的發展環境下,中國銀行業將進入以追求高質量、數字化為導向的轉型發展“跋涉期”。
《2022年中國銀行業調查報告》由畢馬威發布。“在整體上,銀行業需有效洞察國際國內金融業發展態勢,結合信息科技高速發達的時代環境,繼續做好風險評估并提出各類應對措施,推進我國銀行業的綠色化、數字化轉型,是實現優化中國銀行業發展前景的根本方法。”畢馬威中國金融業審計主管合伙人陳少東說。
報告認為,2021年我國銀行業資產擴張雖趨緩,但總體上平穩,資本充足且盈利和資產質量有所改善。
面向金融業務全面數字化的時代,報告認為,切實實現效率提升和體驗升級將成為致勝獲利的關鍵。報告提出六項建議措施,即:加速數字化轉型,全面提質增效;把握ESG和綠色金融轉型先機;以科學、體系化戰略落地實現轉型;圍繞場景和體驗升級客戶經營模式;打造特色名片,建立品牌認知以獲取差異化優勢;加強監管合規和風險管理。
其中明確,應當恰當引入金融科技投入價值產出比(FT-ROI)量化評價與管理體系,科學評價金融科技業務效益,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我國金融科技業務的專業化、科學化發展和提升數字銀行的建設水平。
畢馬威中國銀行業主管合伙人史劍表示,隨著戰略性業務布局持續深化,新興行業及重點區域服務模式不斷完善,商業銀行將不斷積蓄改革轉型新動能。在此基礎上,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普惠金融等創新型戰略,加快銀行業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和數字化轉型等也是值得關注的重要發展趨勢。(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