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王兆鵬:唐詩宋詞能否用大數據解讀?
【解說】白居易詩作品量位居唐代詩人之首,影響力卻沒進入前十;宋詞名篇中收錄詞作最多的不是蘇軾、辛棄疾而是周邦彥;綜合影響指數表明,杜甫高于李白、辛棄疾強于蘇軾……用大數據來顯示和驗證唐詩宋詞,結論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高峰,但屬于美學范疇的唐詩宋詞能否用大數據解讀?大數據研究唐詩宋詞取得了哪些新發現,又有什么局限?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中國詞學研究會會長王兆鵬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作出深度解讀。
【字幕】從大數據看,唐詩宋詞是否達到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的高度?分別有什么特色?
【同期】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中國詞學研究會會長 王兆鵬
唐詩宋詞不僅是數量大,而且也是質量高,咱們中國詩歌史上最好的、影響力最大的詩人,基本上都產生在唐代和宋代。(衡量)文學的發展(作品)數量的標志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但最關鍵還是要有精品,有這種杰出的、卓越的、偉大的詩人和詞人,可以說中國歷史上產生出的偉大的詩人、杰出的詩人、詞家,唐宋兩代是最多的。
【字幕】唐詩宋詞屬于美學的范疇,為什么想到用大數據分析唐詩宋詞?
【同期】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中國詞學研究會會長 王兆鵬
我當時讀(現代)計量歷史學的時候發現研究歷史原來是可以用數據,是可以用數據來衡量歷史,古代文學也(屬于)一個大歷史(范疇)。既然歷史能夠計量,為什么我們的文學不能計量?我用定量分析方法來分析的一個很重要的動因,就是你喜歡這首作品,我喜歡那首作品,你說他的影響大,他說他影響大,究竟誰的影響大,我們來找一個(最大)公約數,我們通過數據來分析和恒定,我說辛棄疾的影響力比蘇軾大,杜甫的影響力比李白大,這只是我的數據得出的結論,不是我個人的看法。
就現有的數據還難以準確去衡量這首作品藝術價值的高低,但是我可以用大數據去衡量這篇作品的影響力的大小,我可以去衡量哪一首作品最受大眾歡迎,最受后世讀者的歡迎,我們這個是可以衡量的。
【字幕】您的十大唐詩、宋詞、詩人、詞人排行榜如何得出?
【同期】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中國詞學研究會會長 王兆鵬
(排行榜)基于我們三個方面的數據,一個詩人的影響,是對后世詩人的影響。那我(們)來看哪些詩人是典范性的詩人,哪些詩歌作品是典范性的作品,被后人學習模仿最多。第二個方面就是哪些是最受后世(詩論)家重視,他們品評的次數有多少,他們的美譽度的有多高。第三個類型數據是通過選本,就像我們今天的普通讀者,我們要了解讀唐唐詩宋詞其實也是根據選本,我們通過選本的入選率來衡量一首作品的影響力。
【字幕】從大數據看,唐詩宋詞里誰的作品最多?作品量多的詩人詞人,是否影響力大、知名度高?
【同期】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中國詞學研究會會長 王兆鵬
唐詩里頭李白杜甫的影響力最大,他們兩個人的作品量分別居第二和第三,最高的作品量是白居易,但白居易的影響力不排在第一的位置。宋詞里頭辛棄疾的作品量是第一,所以他的影響力也是第一,蘇軾的作品是第二,他的影響力也是第二,這是數據告訴我的,大數據給我們呈現的是這么一個情況。當然了今后隨著數據的增加,會不會來改變這種認知?那也有可能。我們今天熟悉的詩歌,古人不一定認為是最好的,就是我做這個排行榜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去衡量一首詩影響力的一個變化。通過這個數據,它就能夠具體的展示出哪一首是在什么時候影響力最大。
何美錕 四川成都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