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醫學生圈”的十二時辰

      發布時間:2022-07-11 15:4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期,各地高考考生陸續迎來了錄取季。從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出現至今,鐘南山、陳薇、張定宇等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突出的專家學者,成為無數高三學子“心中的光”。醫學院報考分數線也屢創新高。

        位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以下簡稱“復旦腫瘤醫院”)5號科研樓里的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更是“臥虎藏龍”——有全國各大醫學院校本科績點排名TOP10以內碩士生、博士生,有若干名院士以及若干個院士工作站,還有獲得過“中國醫師獎”、“銀蛇獎”特別榮譽獎的教授。

        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到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采訪,試圖真實還原醫學生、醫學生導師的日常生活。

        你的導師每天4點就起床了

        每一年選拔學生,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乳腺癌研究所所長,復旦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總是很忙。他要從二三十名報考者中,挑選出1人來讀碩士、3至4人來讀博士。而這二三十名候選人,幾乎都是各自高校醫學院成績排名前10的學生。

        “我們挑學生,主要看有沒有不斷進取、不斷探索的精神,有沒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邵志敏介紹,醫學生在本科階段主要是“打基礎”,但到了研究生階段,特別強調學生要有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的學生通常聚焦一個臨床難題,收集各種臨床案例,然后做實驗,去研究它、解決它。”

        他透露,導師還會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調研。從學生的個性、專業能力等各方面去考察,“從成績來看,醫學生都挺優秀的。到了后階段,主要就看各人的進取心。從外科來看,我們還要挑選動手能力強的、遇事頭腦冷靜、善于觀察帶教醫生手術習慣的學生。”

        邵志敏告訴記者,即便是“給帶教醫生遞手術器材”這樣的小事,也是外科導師評價學生的一個重要方面。“醫學生都要在多名醫生手下輪轉,每個醫生的手術習慣不同。有的人上手術室跟一周,就能知道什么時間遞什么器械給帶教醫生;手術到哪一步需要做哪些鋪墊性的準備和工作。”邵志敏說,醫學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專業,這個專業最大的成就感來自于治病救人,“疾病本身就很難戰勝,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科技水平,對病人的救治水準都不一樣。醫生就是在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中不斷成長。”

        記者注意到,即便是邵志敏這樣的教授,也要每天4點起床、7點查房,其后是排滿一天的手術,睡前則是科研時間。最忙的一天,邵志敏團隊共完成了38臺乳腺腫瘤手術。

        “醫學生就是苦,沒別的。但你想想,你的苦能換來多少患者生存的希望。”邵志敏說。

        記者獲悉,邵志敏所帶領的碩博學生團隊曾在“最毒”乳腺癌——三陰性乳腺癌診治領域作出突出貢獻。該癌種患者生存率提高難度大,團隊發布的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白金方案”——單周密集應用化療藥物紫杉醇聯合卡鉑(鉑俗稱白金,卡鉑是含鉑的化療藥物),可將該類患者的5年無病生存率提升至86.5%,遠高于既往的標準輔助化療方案。這項研究為三陰性乳腺癌的分類而治提供了全新思路。

        什么是“導師帶徒”的“天花板”

        學霸云集的“醫學生圈”,同時也是學生們“偶遇”導師帶徒“天花板”的“最牛導師圈”。

        “學醫的話,你遇到超牛導師的可能性比較高,很多時候是導師與你一起拼命做手術、拼命做科研。”從事乳腺腫瘤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吳松陽告訴記者——他也是邵志敏教授的學生,醫學生從大二開始幾乎沒有什么“課余生活”,除了學習,和導師一起打球、吃飯,可能就是他們的閑暇娛樂項目了,“大一、大二是通識教育,大三開始上專業課,要背很多書。”

        有醫學生計算了一下,醫學界的“四大名著”——《內科學》《外科學》《生理學》《婦科學》分別有120萬字、227萬字、122萬字和88萬字,要求每個醫學生本科階段必須背出來。

        “我記得高三時,有一所985高校醫學院來我們學校打出的招生宣傳橫幅就是:犧牲我一人,幸福一家人。”吳松陽說,“學醫苦”并非大眾的想象,而是真實存在的情況。但學醫還有一個好處是,你能遇到特別負責任的老師,且遇到這樣的導師的可能性很大。

        1988年出生的江一舟是復旦上醫的“滿績(點)大神”,也是復旦腫瘤醫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他至今仍保留著邵志敏愿意招收他為研究生的郵件回復,“我向老師郵箱投遞了簡歷,凌晨3點得到回復:‘可以來我辦公室面談’。”如今,他已與邵志敏一起在最“毒”三陰性乳腺癌領域作出卓越成就,并在33歲那年摘得上海“銀蛇獎”一等獎。

        不讀博、不當一線醫生,照樣有出路

        當前,醫生的就業門檻正逐步提高。以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等高校的附屬醫院為例,這些醫院對新進醫生的學歷要求都在碩士及以上,大多數崗位面向博士生招收。

        這使得有些人會認為,學醫的“性價比”變低:一名學子如果18周歲開始上大學本科,將來要成為一名醫生的話,需要花約11年時間讀到博士才能入行。這還沒有計算從本科升到博士一路的“淘汰率”。

        “我們本科結束大約有50%的人可以保送讀研,30%的人需要考研,還有20%的人會放棄,直接就業。”吳松陽告訴記者,“學醫”看似又辛苦、又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實際上,即便是本科五年畢業直接就業,也不會太差,“直接就業的方向一般是大健康領域的金融投資,或者國內外比較知名的醫藥、醫療器械類企業。可能做不了一線醫生,但也不會找不到工作。”

        復旦腫瘤研究所基礎醫學專業基因檢測方向博士生導師胡欣所帶的團隊,主要從事科研工作,他們配合臨床醫生和病人的需要,提供準確的基因檢測報告、手術用藥、診斷等輔助工作,同時該團隊也在國內外各種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腫瘤治療中所使用的靶向藥的靶點,很多就是由胡欣教授這樣的團隊發現的。

        “生物學、計算機、生物信息、基礎醫學專業的學生,都可以讀我們這個專業。”胡欣告訴記者,該專業屬于新型交叉學科的前沿領域,目前還處在人才較為緊缺的狀態,該專業在碩博階段臨床工作做得相對較少,不需要醫生們在一線與病人直接交流,“也很辛苦,但相比臨床碩博來說,方向和分工各有不同,目標都是為全人類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視頻 周冠伶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麻豆一二三四区乱码| 天堂√在线官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欧美黄色xxx|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jizz18|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欧美性猛交ⅹxxx乱大交禽| 免费被黄网站在观看| 隔壁女邻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不卡一区二区在线|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精品一二三四区| 国产xx在线观看| 黄色软件下载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第44页| chinesefree国语对白| 我要看特级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а√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三卡视频|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深夜福利一区二区| 动漫美女被羞羞动漫小舞|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美三级| 国产精品久久福利网站| 999精品在线|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一线|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网站|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欧美破苞合集magnet|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精品国产成a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