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顆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將于今年十月發射升空
中新社南京7月11日電 (記者 楊顏慈)中新社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由中國太陽物理學家自主提出的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簡稱ASO-S)將于2022年10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現向全球開啟為衛星征名的活動。
據悉,這臺重888千克,運行在距地球表面720千米高處太陽同步軌道的探測專用衛星,采用了全日面矢量磁像儀、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太陽硬X射線成像儀。衛星的設計壽命大于4年,研制時間超過5年。
太陽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一顆恒星,它為地球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同時也會對地球生態產生重大影響。紫金山天文臺科研團隊表示,利用太陽活動第25個周期峰年的契機,該衛星將對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以及全日面矢量磁場開展同時觀測。
這顆空間科學衛星由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和研制,將于2022年10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展開對太陽的探索之旅。這也意味著,“悟空”“實踐十號”“墨子號”等中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的“大家族”中,即將有新成員加入。
為此,紫金山天文臺現向全球網友、海外華僑華人、國內天文愛好者等,為即將發射的ASO-S衛星起一個中文昵稱。
征名要求:避免與已有衛星名稱重復;高度貼合ASO-S衛星的科學目標,文字簡練、便于記憶、易于傳播;富有科學文化內涵,彰顯中國人的科學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征名方案需包含不少于15個字,不多于200字的名稱釋義。
據悉,ASO-S成功發射后,將詳細記錄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的“太陽風暴”。衛星入軌后,每天將產生大約500GB的探測數據,衛星全部科學數據和分析軟件將面向全球用戶開放共享,共同實現ASO-S的科學目標。
屆時,圍繞ASO-S的觀測結果,科學家在研究“一磁兩暴”自然規律的同時,也將及時預報太陽爆發對人類的影響。(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