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70后”民警“小劉”:化身“大V”護民安居
中新網吉林7月5日電 (記者 石洪宇)最近,“70后”民警劉剛“剪片子”的能力精進不少,在一些短視頻平臺,轄區居民可以輕松刷到他的普法作品,還能在評論區里和他互動。同事們評價“這是警界大V的職業素養”。
劉剛的微信里有3000多名好友,他以“樺甸民警小劉”的身份在網絡平臺獲取的粉絲數量近20萬。
現任吉林省樺甸市公安局政治工作室副主任的劉剛,做基層片警時開始“觸網”。這十年間,他利用網絡解答網友法律等各類咨詢、辟謠20余萬次,協助170多名走失人員回家。“別人的KPI(考核標準)可能是瀏覽量和粉絲數,我給自己的定下的目標是讓轄區每個人都平安。”談及互聯網,劉剛認為是辦案和服務居民的好工具。
劉剛發的首個帖子和幫助老人有關。2010年11月,他幫助生活困頓的老人搬完家后,在百度貼吧發了一組老人門前的照片,并表達希望她能在這個新家多住幾年。
當時跟帖者眾多,網友們認為新建的廉租房是老人的好去處。劉剛隨即聯系了社區,社區工作人員也關注了這篇帖子,在多方合作下,老人的廉租房很快有了著落。
“我第一次發現網絡的力量很強大。”劉剛回憶,很多網友還自發送給老人一些禮物。他那時也意識到,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
很快,互聯網上出現了一個以警民溝通、安防宣傳為內容的警務網絡ID“樺甸民警小劉”。時至今日,粉絲們已經非常熟悉“我是樺甸民警小劉,辟謠,我們是認真的”這句文案。
“某某某高考丟準考證”“某小區有兒童走失”……對于這樣的熱點“傳聞”,“小劉”核實情況后都會主動發聲。
劉剛說,他的身份特殊,可以第一時間向權威部門核實。居民遇到無法輕易辨別的信息,也會首先向他求證。他還根據自己多年的辟謠經驗,在高考、春節、春運等關鍵節點推出“防騙指南”,并邀請粉絲“預測”可能出現的謠言。
網絡也會幫助一些遇到困難的人。從2017年開始,“樺甸民警小劉”先后發布網絡尋人信息175條,使得眾多走失人員平安回家,最快的一次用時不到五分鐘。
劉剛說,在互聯網上,“樺甸民警小劉”永遠都年輕,“小劉”這個稱呼很有親切感,而在現實生活里他已經變成“民警老劉”。“但我們干公安工作,永遠要緊跟社會發展。”
會使用網絡文案,會制作網絡段子,成為電臺常駐嘉賓,他又迷上了“短視頻”——其網絡滲透率和傳播力很不錯。
最近,“民警小劉說安防”四部微電影和系列短視頻播出后,粉絲正在“催更”;12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系列短視頻,各平臺總播放量超過400余萬次。
實際上,以互聯網為媒介,吉林省警方正在傾注心血打造自己的“大V”和“爆款”。比如,四平市公安局運營的“四平警事”系列內容爆火,劇中的人物更是成為網紅級“大V”。
劉剛認為,雖然大家運營定位不同、側重點不同,但“警界大V”的初心不變:用好互聯網,保一方平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