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臺:綠“鏈”串“珠”串起城市生態走廊
邢臺市任澤區居民在當地街頭游園進行鍛煉。 劉云洲 攝
中新網邢臺6月30日電(張鵬翔 楊超)以前家門口是一片撂荒地,現在建成了小游園,飯后出門走走轉轉,滿眼都是綠,到處都是景,真是幸福啊。”29日,家住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書香園小區的居民張秀梅帶著孫子在森林六趣園玩耍。
邢臺市任澤區攝影愛好者在當地街頭游園采風。 劉云洲 攝
撂荒地變身小游園,森林六趣園是任澤區厚植生態優勢,讓百姓在家門口樂享生態福利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該區以游園、公園為“珠”,以步道、綠帶為“鏈”,綠“鏈”串“珠”,建設形成了連續不斷、縱橫交錯的城市生態走廊。
邢臺市任澤區邢州湖公園綠道生態系統。(無人機照片) 劉云洲 攝
任澤區聚焦“老百姓家門口的事”,以中心城區為重點,充分利用城市拆遷騰退地和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依托“金角銀邊”,打造多個城市“口袋公園”,讓群眾可以推窗見綠、移步入園,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和改善。
邢臺市任澤區的騎行愛好者在當地的邢州湖公園綠道上進行自由騎行活動。 宋杰 攝
“要說頭些年,我都不怎么溜達,地上滿是土,路邊都是草,能休閑的地方也少。現在沿著家門口這條路一路向北,500米左右就能見到小游園。游園里栽了樹、種了花,還有健身步道、涼亭,跳跳舞、鍛煉身體都很方便。”談到家門口的變化,張秀梅一臉喜悅。
在任澤區,像森林六趣園這樣的“家門口游園”共有42個,如同“珍珠”散落分布在城區的每個角落。
在推進“地變綠”項目進程中,任澤區按照“生態化、林蔭化、景觀化”的建設理念,以道路綠化為主軸,著力提升和美化道路景觀,多以常綠樹與落葉樹、喬木與灌木、地被合理搭配,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見綠”的綠化景觀。
走在任澤區永康大街上,街道兩旁入眼是郁郁蔥蔥的喬灌木,色彩豐富的花卉綠植。“我們先后對13條主干街道實施雙排行道樹種植和綠化帶改造,已建成省級園林式街道7條、市級園林式街道4條,城區道路綠化普及率100%,林蔭路推廣率82.35%,形成了‘一路一景、一街一特色’的綠化效果。”任澤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顏洪濤說。
綠地增加了,小游園變多了,街頭巷尾景觀更美了,一項項生態福利不斷釋放。顏洪濤說,截至目前,任澤區城區綠地率達38.6%,綠化覆蓋率達42.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5平方米,先后獲評“國家園林縣城”“河北省森林城市”“河北省生態園林城市(城區)”稱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