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十年來全國普通話普及率提高到80.72%
中新網6月28日電 教育部28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周為介紹,十年來,我國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從70%提高到了80.72%,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的比例超過95%,文盲率下降至2.67%。
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實施推普助力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胺鲐毾确鲋?、扶智先通語”,教育部、國家語委與國務院扶貧辦等開展“推普脫貧攻堅”戰略合作,不斷加大投入,面向教師、青壯年勞動力、基層干部等重點人群,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十年來,培訓逾千萬人次。
建立東西部合作機制,組織開展東西部對口支援,實現“三區三州”國家通用語言培訓全覆蓋。組織動員青年力量開展推普志愿服務,中央財政專項支持986支團隊1.1萬余名大學生,輻射帶動了數十萬高校大學生深入中西部推普一線。召開“中國語言扶貧與人類減貧事業論壇”,發布《語言扶貧宣言》,建設“語言扶貧”APP等學習資源平臺。幫助貧困人口通過學習普通話走出大山,走向社會,實現就業脫貧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語言力量。
二是實施推普助力鄉村振興計劃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助力推動共同富裕。按照“聚焦重點、全面普及、鞏固提高”的新時代推普工作方針,開展民族地區推普攻堅、農村地區推普助力鄉村振興,以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普及三大行動。開展面向中西部重點省份實施的“一地一策”,面向民族地區的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專項計劃,面向廣大農村地區的語言文化助力鄉村“五大振興”方案,面向城市地區的語言服務能力提升等項目。目前,民族地區幼兒園已經基本實現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開展保育教育活動,為實現2025年全國范圍內普通話普及率85%的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是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學校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基礎陣地,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持續開展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33萬多所大中小學校達到建設標準。實施“語培計劃”“優師計劃”和“國培計劃”,加大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能力的培養培訓力度。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更加規范,育人環境更加優化,教師教學能力、學生語文素養顯著提升,語言文字工作在鑄魂育人中的作用愈加凸顯。
四是加強規范標準體系建設,為滿足語言文字應用提供基礎保障。組織制(修)訂31項語言文字規范標準,覆蓋領域不斷拓展。國務院頒布《通用規范漢字表》,集數十年漢字規范之大成,促進了國家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主導修訂完成國際標準《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進一步提升漢語拼音的國際影響和作用。
《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的發布實施,使我國3000多萬聽力和視力殘疾人有了自己的普通話和規范字。累計發布13批外語詞規范中文譯名,有效引導社會規范使用字母詞。漢語拼音拼寫、古籍印刷字形等一系列規范標準,滿足社會語言文字應用的迫切需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